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小萤星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宗旨,通过系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 1.音乐技能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春晓》和《八只小鹅》两首歌曲的演唱,包括准确的音准、节奏、歌词等。提高学生的音准、发声方式、呼吸等合唱基本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声音和谐、统一。 2.团队协作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倾听,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3.表演与展示目标 在4月份的武进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5月份的学校校园艺术节中完美展示合唱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三、训练方法及过程 1.发声训练 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等练习,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控制,如闻花香的吸气方式,吹蜡烛的呼气方式,每次训练开始时进行2分钟的呼吸练习。 发声练习:采用简单的音阶、哼鸣等练习,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从低到高、从轻声到大声地进行练习,每次发声练习3-5分钟。例如,用“m”、“u”等元音进行哼鸣练习,感受头腔共鸣。 2.音准训练 借助钢琴等乐器,对学生进行单音、音程的音准训练,先进行简单的模唱,再进行视唱练习。每次安排3分钟的音准训练。在学习歌曲过程中,对歌曲中的难点音准部分进行重点练习,通过反复演唱、对比纠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准。 3.歌曲学习 第一阶段:学习《春晓》 介绍歌曲的背景、意境,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 教师范唱,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逐句教唱歌曲,先解决歌词的演唱,再注重旋律的准确性,同时强调发声和呼吸技巧的运用。 第二阶段:巩固《春晓》,学习《八只小鹅》 对《春晓》进行巩固练习,针对演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如音准、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组练习和整体合练。 按照学习《春晓》的步骤学习《八只小鹅》,重点训练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和不同的发声要求。 第三阶段:为比赛和校园艺术节做准备 根据武进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和校园艺术节的要求,对两首歌曲进行表演性排练,包括队形编排、动作设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增加舞台模拟训练,让学生熟悉舞台环境,减少紧张情绪,提高舞台表现力。 第四阶段:总结与提升 回顾整个学期的训练内容,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学生在演唱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最后的强化训练。 选择一些经典的合唱作品片段让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合唱艺术素养。 四、具体措施 1.选拔与分组 在社团成员选拔时,注重学生的音乐基础、嗓音条件和团队协作意识,选拔出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加入合唱社团。根据学生的音域、音色等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如高音组、低音组等,以便在合唱中更好地发挥各学生的优势。 2.训练管理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确保学生的训练时间。制定训练规则,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安静、认真,积极参与训练,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3.激励机制 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小奖品、在社团内进行表扬等,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比赛和展示活动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五、活动时间 1.每周一、三15:00—15:40,周五15:30—16:10。 2.在比赛和艺术节临近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训练时间。 六、活动地点 知诚楼三楼多媒体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