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特此组织朗诵社团。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小学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在小学阶段开展切实有效的朗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开展诵读活动,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等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孩子终生受益。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欣赏诗歌,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作品,感受诗歌的情趣。 2.掌握诗歌朗诵的技巧。 3.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具有朗诵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通过朗诵,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趣味性。 5.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6.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 四、活动地点:三2班教室 五、活动措施: 1、除了社团课上练习诵读外,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15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取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因此,家长配合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