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算数 言行统一》教学设计 二2
发布时间:2017-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瑜

说话算数  言行统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辨析不诚信的危害;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认识诚信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成长、成人、成才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2.能力目标:

1)将认知与实际生活结合,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同时能够灵活处理问题。

2)通过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等,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表述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增强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以守信为荣,以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历史人物故事辨析把握诚信的含义与如何做到诚信的几个层次,懂得“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则衰。”

2.在教学中不能如何践行“诚实守信”简单化,而应力求避免空洞,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让诚信道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准则,并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处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有诚信故事、新闻视频在内的课件,师生共同搜集与诚信相关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说话算数  言行统一》。这个课题,我们可以用两个特别有力量和内涵的汉字来表述,那就是 “诚信”。(课件)

2.诚信解读: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美德,也是同学们成长、成人、成才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课件)   诚,指诚实,不说谎。

信,指讲信用,说到做到。

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在古代,表示的大体是同一个意思。

(二)经典导读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项基本的传统道德准则。在国学经典《论语》中, 有这样一句话。(课件)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 学而》

注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kè)守信用。

小结:这句话,说出了交朋友、也是做人的重要原则,那就是要守信用、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

(三)辨析明理——诚信的重要性

1.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诚信有那么重要吗?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们知道:假如没有诚信,有时候是会让我们付出生命这样惨重的代价,一个健全的人格假如没有诚信的保证,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惨败的,是不成功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两位真实的人物,他们的经历经常被人们拿来证明诚信的重要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丢掉诚信的人,会有怎样的后果。拥有诚信,又会给人生带来怎样的收获。

2.讲述故事两则(课件配图)

3.通过故事中人物结局分析“诚信”的重要性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是公元前8世纪周朝的最后一个君王。他昏庸无道,为了逗宠妃褒姒一笑,点燃了传报战争消息的烽火台,各地的诸侯看到烽火,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褒姒看到诸侯们被戏耍后一脸的狼狈相,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当真正的敌人入侵时,他再点烽火,也无人前来救援。周幽王被乱箭射死,西周灭亡。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被金钱诱惑,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灾祸。

危难之时得到朋友的帮助,大难不死。

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小结:同学们,我们来对比一下,周幽王因为失信于人,失去了天下,丢掉了性命,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季布因为重诺言,守信用,赢得了很多朋友的帮助,美名流传至今。你愿意成为哪一种人呢?我想,同学们心中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那就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说话算数,言行统一。

(四)故事平台——诚信的几个层次

1.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小故事的动画片。我们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吧。

人物简介:曾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杀猪教子”                                                                    的故事引人深思。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人,是吴国国君的小儿子。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他博学多才,品行高尚,“季札挂剑”的故事流传至今。(课件播视频)

(五)心灵驿站

   同学们,看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我们来交流一下。老师认为,“曾子杀猪”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第二则故事中,季札做到了诚信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在心里许下的诺言,也要竭尽全力做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诚信的两个层次。也是诚信的两种行为准则。

(课件)             言行统一,说道做到

            诚信     

                     心许之愿,也要做到

(六)事例讨论

1.有位老师曾经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诚信调查,(课件)结果是全班43人,有不诚信行为比例的占到了41%。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表现,看一看这些行为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吗?请大家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和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交流感想。

2.其实,能不能做到诚信,有时只是一念之差,请大家看这样一个视频。(课件)

小结:很明显,视频里的大姐姐欺骗了后来来找球的小朋友。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诚实守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不掩盖过失,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认真改正。我认为,她应该分别向两次来找球的小朋友说明情况,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说谎来逃避责任。所以,我们要做到——

诚信,从自己开始,从小事开始。

1. 不撒谎,不欺骗。        2. 守时守约。

        3. 知错就改。              4. 说到做到。

        5. 诚信待人。……

(七)导行

老师根据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设计了几个场景,来考考大家,你会怎样运用诚信的准则去处理。(课件)

案例1.  婷婷和小兰约好周六下午一起去图书馆读书。周五晚上,爸爸妈妈告诉婷,周六要带她去游乐场玩。爸爸妈妈经常加班,能带自己出去很难得,       婷婷非常想去。可是,和好朋友的约会怎么办呢?

方案1. 拒绝爸爸妈妈,坚守和小兰的约定。

方案2. 马上联系小兰,表达歉意,向她说明情况,看看能不能征得小兰的同意,约会改期。

教师寄语:如果你选择方案1,恭喜你,你是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如果你能做到方案2,老师同样要表扬你,你能在守信用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矛盾。其实,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实践自己的承诺,应该提前向对方说明,征得谅解,在寻求解决途径,这并不违背诚信的要求。

案例2.  有甲乙两个好朋友。甲犯了错误。甲对乙说:“千万别告诉别人。”乙果然没有说出去。乙是不是做到了守信呢?

教师寄语:要正确区分诚信与义气。诚信,是做人、交友、处事的原则。义气,是为了朋友私情而抛弃原则的狭隘情感和做法,坚决不可取。

   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诺言无法兑现,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如果你能这样做,说明你已经知道了从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七)总结、作业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 学而》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俗语

小结:同学们,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搜集古往今来,或者是生活中身边人的诚信故事,召开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故事会”,说出自己的感想。从身边小事做起,总结诚信的经验与做法,制定一份《班级诚信公约》,人人遵守,塑造诚信人格,打造诚信校园,让诚实守信的美德伴随我们每一天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