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诚信与修养》教案
发布时间:2016-09-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文亚
第一课《诚信与修养》弘扬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诚实的重要性。
2.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个同学都能养成诚实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积极的做到诚实守信。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故事、唱儿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讲故事巧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先请大家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也许有人已经听过,但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并专心的把故事听玩,能答应我吗?
既然答应我了,就要说到做到!
播放故事《岳飞》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3.提问:这个从中国古代就流传下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点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深远影响,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勤劳节俭、刻苦耐劳、诚实守信、与人为善、谦和好礼、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先义后利、精忠爱国等思想品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
活动二:听故事明道理
1.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今常州)有名的公子。公元前544年间,他奉命出使各诸侯国,途中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上没说,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意,只是因为出使的任务尚未完成,所以没有马上将剑送给他。数月后,季札出使回来,再次经过徐国时,徐君却已经去世了。季札因心许过徐君,就将自己的宝剑挂在徐君墓上而离去了。随从不解地问:“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你把剑送给他,他也看不到,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 “季札重诺”因此而闻名古今。
舜过山,相传古帝虞舜曾由此经过而得名。它坐落在武进区郑陆镇焦溪粮庄村,余部与江阴市申港镇相邻。历史上武进、江阴同属季札封邑的延陵。季札勤于政务,日常外出巡视,多次到过舜过山。吴公子光(阖闾)弑王僚篡位,季札愤而“去之延陵”,在舜过山隐居,直至终老。 坐落在武进区郑陆镇焦溪粮庄村的舜过山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典故、成语,如“曾子杀猪”“立木为信”等。
◇你能否列举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
◇讲述一个诚信的典故,谈谈自己对诚信的理解。
提问:同学们,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吗?平时你怎么学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呢?
同学小声讨论,全班交流。
2.通过刚才小朋友的交流,老师总结为一下的5点:
(1)答应别人之前先思考。
(2)答应的事情努力做到。
(3)即使承诺,哪怕很小,也要认真完成。
(4)若答应的事确实难以完成,说明原因,并道歉,下次不再犯。
(5)做了错事,勇于承认。
3.谈话:
以上的五点,好像不太容易记。老师将它变成了一首童谣,这样你能把它记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吗?
诚实守信
小朋友们拍拍手,大家一起来行动。
答应别人不反悔,承认错误及时改。
诚实守信记心间,从小做个诚信娃。
把这首童谣小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4.小结
同学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就要说真话、实话,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用,这就是老师今天要告诉大家的。希望大家能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第一课《诚信与修养》培养诚信品质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2.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分析:
一、讨论:(1)她为什么失业?(信用问题)
(2)---7000万===+7个亿(诚实问题)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案例一的教训,案例二的启示!
(3)交流有关“诚信”的案例(如:“狼来了!”“烽火戏诸侯!”)
二、走进生活:
(1)(小品表演来展示)好朋友是这样离开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2――3个生活片断,说明因为他的不诚信而最终失去了一个个好朋友。(比如:他人多找了钱给自己而不退;借书不还;做了错事反而栽给朋友等!)
(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他人对你不诚信的时候或事情?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对你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班级内交流。
(3)活动:你为什么和他(她)交朋友?请写出三点原因,最后全班交流。
(本问题教师课前先作调查,实践证明,诚信的频率是最高的!)
分享诚信小故事:1,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要他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满怀敬佩地微笑着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信得过的、固定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为什么店主会赢得运输公司老板的信任?
◇从这则故事能得到哪些启示?
情境训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诚信的考验。假如出现下列情况,你将:
*考试没有考好,家长查询成绩,
*老师在试卷上多给了分,
*好朋友做了错事,家长和老师向你了解情况,
◇能否列举2—3则你或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诚实守信的事例?
五、活动:编写诚信的格言
第一课《诚信与修养》时代呼唤诚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诚信的基本内涵。
2.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做人要讲诚信,哪怕倾家荡产!”常州的“信义夫妻”义感天地!
2010年12月30日,大冶籍包工头王怡才和叔叔王余前在为工人送工钱途中,在咸宁市区遇车祸不幸遇难。悲痛中的王家人当天召开家庭会议,决定一面操办丧事,一面筹钱替叔侄俩给工人发工资。王家人向亲朋好友借钱,并将社会各界捐助的慰问金全部拿出来,共分四次,终于将35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35余万元全部结清,让亲人带着诚信离去。 王怡才叔侄遇难后的第14天,王家向35名农民工足额发放了354740元的工钱。
简要点评,你从“信义夫妻”身上学到了什么?
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三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
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四、漫画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欣赏漫画,体会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在现实中诚信的缺乏。
◇漫画中那个饭店老板的做法对不对?
◇假如你是那位顾客,你会怎么做?
今天放学轮到李明值日,可是因为家里有事他就将扫地的任务拜托给了好朋友张鑫。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夸奖道:“李明,昨天的值日做得真认真,应该表扬。”李明刚要说是张鑫的功劳,可转念一想:“班主任并不知道张鑫值日的事,反正我没有骗班主任是我值日的。”
小刚有几道练习题不会做,请好朋友小敏帮分析分析。小敏急着看一本小说,就把自己的作业本给小刚:“你拿去抄一下吧!”小刚就拿过来抄了。
◇ 你对李明、小敏和小刚的行为怎么看?
◇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建设诚信社会如何从我做起?
建设诚信社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应该是每个公民共同的责任。
五、格言欣赏,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格言,说说格言的大意。
六、 实践活动:收集诚信书刊,阅读诚信故事
◇同学们自由结伴,3-5人一组,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或到新华书店查找以诚信廉洁为主题的书籍,记下书名和大概内容。
◇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制作一张“诚信书籍介绍”卡,列出收集到的书目,重点介绍1-2本。然后在教室里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上张贴交流。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