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小组。
现就社团的活动情况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开展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周一、三、四下午3:50-4:30;周五下午2:25-3:25.
活动地点:知诚楼三楼机房
社团活动情况: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周五学校统一社团活动时间为21人;周一三四活动人员是为信息技术类竞赛做准备的学员。
社团的组织: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竞赛作好准备,教学内容为面对三年级的绘画、面对四年级的电子小报,面对五年级的scratch。如遇比赛则训练项目以比赛为主。
二、活动开展教学要求 :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熟练使用window自带绘画软件进行作品创作;利用“WPS演示”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小报;利用scratch制作出富有趣味性的小动画。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虚心认真。遇到问题的处理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课内向老师请教;二是在课外联系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请教老师。
教师每节课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每次社团活动教师都会先解决前期问题,结束前还会布置下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