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 认识廉洁行为》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社会文化现象是复杂的不要盲目从众,要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
2、情感目标:有凡事喜欢开动脑筋,乐于分析辨别的态度。
3、能力目标:养成辨析的习惯,提高辨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1、上网、看报、读书收集查找有关明辨是非的事例及图片。
2、搜集并解释有关明辨是非的名言警句。
五、教学过程:
一、序曲:引入“明辨是非”
1、出示“八荣八耻”中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2、同学们,要做到遵纪守法,首先就要明辨是非。(板书)
3、理解“明辨是非”(明:正确;辩:判断、分辨;是非:是对是错)
二、学文明理
(一)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石榴)好吃吗?可是,如果石榴不是自己的,而你又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你会吃吗?(不会)对呀!彭湃小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1、听故事《少年彭湃不偷吃来的石榴》中午放学了,彭湃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片石榴林。石榴树下有几个小伙伴对着彭湃叫喊:“彭湃,又大又熟的石榴,快来吃呀!”彭湃兴冲冲地跑过去,小伙伴递给他一个又熟又大的石榴。“这家主人真好,给你们这么好吃的石榴!”彭湃高兴地说。
彭湃正要剥开石榴吃时,小伙伴哈哈大笑起来,对着他神秘地说:“主人不在家,是我们自己摘的石榴!”听小伙伴这样说,彭湃感到十分羞愧,立即把石榴还给小伙伴,并坚定地说:“偷来的石榴我不吃!”
回到家里,彭湃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完后,高兴地称赞小彭湃是一个明辨是非的好孩子。
2、听后思考:彭湃为什么不吃偷来的石榴?
3、学生自由谈:如果你彭湃,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怎样做?
4、小结过渡:彭湃虽小,但是非分明,不对的事情坚决不做,是我们学习是好榜样。
(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的事情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片段。(出示:动物园里发生的事情。)
1、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汇报:a、随便喂食的隐患;b、遵守规定;c、劝告其他朋友……
4、也就是说,向大熊猫投喂食物是不对的,我们不要去做。(回顾板书)
5、所以,管理员出示“禁止投喂食物”的警示牌。知道这规则起到什么作用吗?
(警示游客不要投喂食物;使到动物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小明遵守了,同学们也遵守了,看来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三)
1、议一议,下面的说法对吗?
⑴王晓燕同学说:“没有同学看见,把练习纸上小明的名字擦掉,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老师不会知道的。”
⑵田芳说:“小区花园里的那张小石墩很漂亮,我把它搬回家。”
⑶小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书还要坏。”
教师小结:一事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弄清是与非,分辨正确与错误,王晓燕没有完成作业,想来一个偷龙转凤,田芳把公共财物占为自有这些行动显然是错吴的。
2、请你告诉他们
⑴期末数学考试快要结束时,王强用脚轻轻地踢前桌好友李刚的椅子,向李刚要答案,李刚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⑵一天下午,在公园门口,小玉的妈妈指着正在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对小玉说:“你看他们工作多辛苦,每天早早就起来清扫。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干这又脏又累,没出息的活。”小玉妈妈的话对吗?为什么?
⑶平平说:“我长大了才不当战士呢,因为当战士很苦,每天操练时摸爬滚打,太辛苦了!”平平说的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如何辨别是非,看一看是否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辨别是非的初步能力。
三、走出文本,回归生活。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对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持什么态度的?理由是什么?
1、问题一:甲生 (心中不满而陈述)为了玩游戏机被老师、家长批评,玩游戏机能训练人的思维,挺有好处,到底错在哪里呢?
⑴学生纷纷指出:
a.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应付、成绩下降
b.想方设法筹集钱款
c.双休日沉迷于玩游戏机中,视力下降。
2、问题二(学生引出):同学们的劝告句句动我心,游戏机也害得我成绩一落千丈。可是不玩游戏机,电脑还能干啥呢?
⑴学生介绍使用电脑的种种好处,如:设计小报、美术字、查资料、上网、阅览。
⑵小博士介绍《用电脑、更要用脑》(内容略)
⑶老师小结: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少年,不但要学知识学本领,更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明亮的双眼,来看一切,古人说得好,能辩真假,是一种大学问呢?
3、引出“明辨是非”是大学问话题:
⑴教师介绍书中“明辨是非”的名言警句,并解释。
a.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 列女传》
b.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宋 . 欧阳修
c.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而弗改必受天殃。——汉 . 贾谊
⑵学生介绍“明辨是非”的名言警句,并解释。(句子略)
4、是非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⑴当你看到有同学抄作业时,你当看不到。 | ( ) |
⑵当你的好朋友被人欺负时,你不理不睬。 | ( ) |
⑶当你看以小摊贩在宣传羊肉串味美时,你照买。 | ( ) |
⑷当你被敲诈时,你不给钱他,报110。 | ( ) |
⑸有人说,校服你穿我穿,太没个性了,最好不穿。 | ( ) |
⑹非法聚赌“六合彩”。 | ( ) |
⑺在影剧院看表演时,把吃完的瓜子壳扔了一地。 | ( ) |
⑻小商店销售商品拒绝开发票。 | ( ) |
⑼小明将过年的利市钱随意挥霍。 | ( ) |
⑽小红晚上看电视,早上回来抄袭作业。 | ( ) |
5、小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那样才能决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值得崇拜和效仿,什么应该鄙视和抛弃。
四、指导行为
那么,我们怎样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呢?
良知标尺铸造法:
1、懂道德,学法律(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一个有良知的人首先是一个守法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能遵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一定能被称为有良知的“好人”)。
2、选择好的榜样(例如从小到大,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学习洪战辉,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良知的标尺,是高尚的)。
3、学会理性分析(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并不是那么明确,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理智去深入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哪一种做法才是妥当的)。
4、树立美好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追求,有的人追求的是舒适安逸的生活,有的人追求的是名成利就,有的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在关键时刻作出不同的选择)。
五、拓展延伸,升华内化
1、同学们,通过学习明辨是非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了学有时,玩有度,学会了拒绝黑色污染,那么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明辨是非的人和事呢?(让学生自由谈)
2、填写“自我调查表”
题 目 | 我能做到 |
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不进出游戏机室和网吧。 | |
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出入时,上下楼梯是不拥挤。 | |
乘车时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弱病残者让座。 | |
每天独立完成作业才看电视或玩耍。 | |
树立自己的理想,向英雄人物学习。 |
3、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我们以后应该怎样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呢?(让学生联系实际谈)
4、总结: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受到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京剧最有特色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脸谱
不同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
例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阴险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当然京剧的脸谱有几百种之多,人物的性格、品质等都有脸谱中有所体现)
但是,有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人有脸谱吗?(没有)
是啊,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并不象戏剧、电影电视里的人物那样简单。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思考,辨别是非,然后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这样你们就会像小树苗一样,长成大树,聚成森林,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之材。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