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诚信 培养廉洁品质》(二1班 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恪守诚信  培养廉洁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诚信守则具体要求;

②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关系;

③把握诚信核心。

2、能力目标:

①诚信守则实践能力;

②在诚信两难问题上分辨是非能力;

③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人生追求;

②鄙视那些不讲诚信现象;

③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智慧;

④以诚信道德作为为人处世准则。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

教学难点:诚信智慧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过程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暑假里,小童帮妈妈卖西瓜

设计意图:一是作为讲“诚实赢得信任”导入;二是为学生树立同龄人在诚信方面榜样;三是让学生认识到诚实是信任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信任;四是让学生感悟,讲诚信有得有失,但得大于失,由此引导学生行动上作出诚信选择。

操作:

1)让学生阅读小童卖西瓜故事,然后讨论小童所言基于什么?体现了什么道德?

2)组织学生讨论“王婆卖瓜”实质,给别人什么感受,通过对比王婆失败作出自己道德选择。

3)让学生讨论小童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买主。

4)让学生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5)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

1、诚实赢得信任

诚实是诚实是信任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基础永远是诚实。

[讨论]要实事求是还是要虚虚实实?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根据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怎么看?

[意图]

一是让学生联系实际,探究素材都源于生活;二是让学生懂得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践行道德要与具体环境联系起来;三是让学生懂得坚持实事求是是做人基本准则。

教师小结:

2、诚信守则具体要求:

a 坚持实事求是

诚信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本来面目,是诚信守信出发点。

[案例]

某记者到一家企业采访,经理盛情款待,要他为企业写篇宣传文章,并答应付一笔丰厚报酬。鉴于该企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记者恪守诚信原则,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教师:用事实强调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弄虚作假。如果为了一己之私而背叛诚信原则,就会损害他人利益,从社会角度看,就是损害大多数人利益。该记者真正做到了廉洁奉公,是我们学习好榜样。

b 在涉及利益冲突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站在广大人民利益一边。

[探究活动]小松迷上网络游戏

操作步骤:

1、让学生谈谈中学生上网经验教训。

2、讨论对使用网络应该持有正确态度。

3、让学生分析小松发生了什么问题,说说对这个问题他可能有几种态度?不同态度会导致什么结果?

4、对小松行为得与失进行分析,对是否值得进行讨论。

5、进一步讨论如何诚实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

教师小结

c 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或许我们一时不诚信能得到眼前利益,得到某种欲望满足,然而与我们长远利益、长远发展相比,那是“蝇头小利”,微不足道,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

[案例]

初中生铁柱到表哥家做客,发现表哥躲在屋后水塘边吸食毒品。表哥拿出200元钱给铁柱,求他不要告诉别人,铁柱拒绝了,父母也告诫铁柱别伤表兄弟感情。但铁柱心里明白,吸毒是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就是包庇,于是,铁柱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表哥受到法律制裁。但亲戚朋友都指责铁柱落井下石,铁柱很苦恼。

教师:我们时常面对亲情、友情、人情,当它们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时,诚信所维护不应该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这种场合我们要作出理性选择。铁柱在金钱面前不为所动,做到了廉洁自律,是我们中学生学习好榜样。

d 在情与法冲突中,站在法律一边

过渡:诚信品德是高尚,诚信要求是确定,但做到诚信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我们对诚信理解应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正确选择。

二、诚信智慧

[探究活动]小健是教师最信任一班之长

一是引出诚信两难问题,让学生懂得诚信道德不是教条;二是让学生明白,对诚信理解应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正确选择;三是让学生提升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提升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自己选择认可,而且易于理解升华道德对自己益处。

操作步骤:

1)让学生阅读教材所给材料,找出两难所在。

2)让学生讨论:分析小健如果告诉教师实情可能产生结果,不告诉教师实情又会产生什么后果。

3)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果小健履行对小奎承诺会有什么结果,不履行又会有什么结果。

4)让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说说自己会怎样选择,自己为什么会作出这样选择。

5)教师对讨论进行小结。

1、把诚信要求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

[探究活动]诚实与隐私冲突P122

步骤:

1)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

2)让学生辨析第一个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诚实与隐私客观上是并存,诚信与保护隐私都是我们需要,把它们绝对对立起来是片面,也是不应该

3)让学生辨析第二个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诚实实质和目,帮助他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不要只强调诚信而损害隐私保护。

4)让学生辨析第三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尊重隐私与诚信可以相容,帮助他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5)让学生辨析第四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走极端和片面性,要理解尊重隐私价值。

6)辨析第五个问题。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不要走极端和片面性,要理解尊重价值。

7)让学生辨析第六个问题。当二者冲突时,要权衡利弊,选择更为重要价值。

教师小结。

2、正确处理诚信与保护隐私关系。

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2)尊重他人隐私

3)二者冲突时,具体分析,权衡利弊,妥善处理

[讨论]善意谎言

步骤:

1)阅读医生与病人案例,思考教材提出问题。

2)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讨论医生该不该告诉病人实情。

4)讨论病人有没有权利知道自己情况。

5)讨论告诉病人实情会产生反应。

6)讨论医生“谎言”是否违反医德。

7)教师总结,着力点明什么是善意谎言,并与诚信核心联系起来导入教材观点。

3、正确处理诚信与谎言关系。

1)诚实一般不说谎。

2)善意谎言不违背诚信道德。

4、诚信核心是善。(结论)

尽管诚信问题上有各种杂情况,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智慧,做出正确选择,做一个诚信人。

(三)课堂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诚信问题,只要我们遵守诚信守则,与人为善,出于公心,廉洁自律,我们就能够拥有诚信智慧,做一个讲诚信、负责任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