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诺曼底号遇到的是灾难,谁来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得很完整。你们看老师把这个故事用情节曲线图把它表现出来了。这就是《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诺曼底”号遇难前,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当时的环境,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谁?(板书:哈尔威船长),课文侧重从哪个方面来描写哈尔威船长?是啊,在生死危急的时刻,他下达了几道命令,将一场可能船毁人亡的大灾难控制住了。那么哈尔威船长究竟下达了哪些命令?
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11—40自然段,找一找,诺曼底号遇难过程中,船长下达了哪些命令,用“——”出来。
4、谁来汇报船长下达的命令。(交流出示)
5、正是哈尔威船长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就让我们品味语言,走进哈尔威船长。
(一)感悟第一道命令
1.(谁来读第一道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救出去!”
2.这是一道重要的命令,这道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
出示:震荡可怕极了......直喘粗气。
a. 从这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场面非常混乱、情况非常危急)
b.哪些词最能体现出人们的混乱呢?(半裸着身子、奔跑、尖叫、哭泣、惊恐万状)
c.让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慌乱与危急,读出人们的惊恐。
请你们再读这两段话,读完后,思考用一个词形容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
生:这是令人惊恐万状的灾难,失魂落魄、可怕、猝然而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师:突如其来?是什么意思?(就是谁也没有意料会发生的事突然发生了。这就叫做突如其来)想看看这场灾难的录像吗?(想)刚才你们说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以老师不可能有这场灾难的录像。但是,曾经有一艘游轮,泰坦尼克号也遭遇了类似的灾难,美国的一位著名导演还将经过拍成了电影,让我们来回顾一些片断,相信,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灾难来临的可怕。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这个段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你的朗读让我感受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4.如果人们再这样不可开交地乱下去,结果会是怎么样?可事实真如我们所想的这样吗?船上的60个人都获救了,那么是谁在这起着关键的作用?
5.孩子们,你们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板书:镇定自若)
6.人们惊慌失措,哈尔威船长却能沉着指挥人们撤退,你知道这两段话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板书:对比)
小结:是的!同学们真会读书!对比的写作手法能够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作者雨果的用笔之妙,值得我们学习!
7.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感受哈尔威船长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请你来发布一下这道重要的命令吧:
就在船上一片混乱的时候,哈尔威船长沉着果敢地指挥到……(生接读)
就在人们惊恐万状的时候,船长指挥有方地命令到……(生接读)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船长忠于职守地大声吼喝……(生接读)
8.你们的朗读可真是声情并茂,再次聚焦到这道命令,这里面藏着一个大秘密。瞧一瞧这“六十个人”,你知道这六十个人指的是哪些人吗?
课件出示:二十八名船员 一名女服务员 三十一名乘客
9.可是船上真的只有六十个人吗?他把谁忘了?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0.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怎么样的品质?(板书:舍己救人)
过渡:此时此刻,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而哈尔威船长却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撤退。
所以我们的作家雨果给与了哈尔威船长非常高的评价——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齐读)
(二)感悟第二道命令
1. 刚刚哈尔威船长的吼喝有效果吗?
2. 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3. 人们“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更加混乱了。正如作家雨果所说哪里有可鄙的利己主义,哪里就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4.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出示)
5.现在请在座的同学们体会当时的场景,你们当船长,我读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的话,记住咱们现在是在徐徐下沉的“诺曼底”号上,此时船上一片吵杂...开始!
6.如果老师把这段对话改一改,可以吗?同桌配合读一读,发现了什么?
出示: “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生:不可以,因为当时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船长不可能这样说话的,感觉一点都不紧张,就跟平常说话一样。
7.是啊,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的情景,这个时候情景已经十分——危急!时间也万分紧迫!语言就要简短有力。板书:简短有力
8.我们再来观察这段对话,跟平时对话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船长和机械师的对话,都没有提示语。
9.(说得真好,知道说话的双方是谁,不用提示语更能渲染当时紧张的气氛。)板书:不加提示语
生:每个人的对话内容都是单独成一段。
10.对,这叫“独句成段”。板书:独句成段
(这种紧张急迫的气氛就适合用“独句成段”的写法,更加简捷、明快、有力。)
11.在危急时刻,人物的对话要简短有力,可以不加提示语,甚至还可以“独句成段”,希望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
12.面对已经失去理智,像疯了一样的人们,哈尔威船长不得不下达第二道命令,不然一个都救不了。所以,哈尔威船长交代大副,预备,读!(齐读)
13.我们感受到了船长看似冷酷的命令中,包含着船长的智慧。
14.这么无情的命令,收到效果了吗?
15.这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谁?生:哈尔威船长
过渡: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从来没有关心自己的安危,他震撼着船上的每一个人。
16.正因为这样,我们这样赞美他!(出示齐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道命令
过渡: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伟大的品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呢?(板书:语言描写)
下面,我们运用“品语言,感知人物”的方法小组合作,看看能从第三、四道命令中读到一位怎样的哈尔威船长。
1、学生合作学习第三道命令
通过第三道命令你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品质?
生1汇报:“快把克莱芒救出去!”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舍己为人。
师:克莱芒只是见习水手是个孩子,从中可以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关心弱小。
2. 汇报第四道命令“快干!”
生2汇报“快干!”在最后的时刻哈尔威船长还在指挥着大家,从中感受到他的忠于职守。(板书)忠于职守
师:这是最后一道命令,这也是哈尔威船长留给世人的最后两个字。可是他心中想的仍然是保障乘客的安全!
三、深入情感,总结写法
师:你看,一段对话,四次命令,船长始终想到是——妇女,是——乘客和船员,是——克莱芒,却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哈尔威船长的确是个镇定自若、舍己救人、的英雄。
师:由于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舍已救人,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船员和乘客都顺利脱险。于是,这场灾难中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哈尔威船长……徐徐沉进大海。(师配乐读 声情并茂庄重低沉)
这是悲壮的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与船同沉。让我们凝视每一个字,让我们将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在心中。
孩子们,请带着你们的感动,再读读这一段。(生齐读)
生有感情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哈尔威船长的图片,引读:这就是这位英雄船长,这就是把船视为自己生命的船长,这就是与船同沉的船长,这就是长眠于大海怀抱之中的船长,这就是在大海中永生的船长。
面对这位英雄,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师:是呀,船就是船长的岗位,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离开自己的岗位,这就叫忠于职守
正因为如此作者雨果说,出示,生齐读:人们感到有一个......的上空。
师:孩子们,雨果仅仅写了哈尔威船长人生中的二十分钟,就把他的品质都写出来了,(出示)“用一件事来写尽一生”这就是大师文笔的魅力!课文就是通过着力刻画人物的语言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也学着大师的方式,试写一个人物片段,用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0字左右)
《“诺曼底”号遇难记》
哈尔威船长 语言 简短有力
镇定自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 对比 不加提示语
伟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