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城东小学 张林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图)这是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峰峦叠翠,奇峰林立,是晋察冀根据地边区东大门,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就是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里写下了更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文,读一读)
2.军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战士”,课题为什么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边读边思考问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
2.检查词语
(1)读词语,从词语的意思和感情色彩上来看,有什么发现?
(2)作者在写作上是有讲究的,一褒一贬, 感情色彩对比强烈,爱憎分明!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我们往往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阅读,更能体现英雄人物形象的高大。
(3)一起再读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
3. 交流:为什么是壮士呢?相信同学们了解了课文内容会有更深的了解。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试着像这样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1)引导:看第2自然段,五壮士接受任务后是怎么做的?(课文中用一句话概括了,你有没有发现?)
引:把敌人引上山,可以说是——(诱敌上山)
看,抓住关键句概括,这是概括的法宝之一。
(2)诱敌上山,完成了第一步,继续——(引上绝路)——痛击敌人——跳下悬崖
(3)看,我们运用概括小标题就把长课文读短了,读薄了,那你能借助小标题,简要讲讲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吗?(同桌先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
(一)第一自然段:接受任务
1.请你们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狼牙山五壮士要完成的是一个怎样的任务?(艰巨)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
(1)这是个危险的任务,从“集中兵力”、“ 大举进犯”等词可以体会出来。
(2)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一个多月”中可以体会出来。
2.师补充: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他们有3500多人,我们一个连只有100多人,还要负责转移众多手无寸铁、老弱病残的老百姓,而掩护他们的任务只能放六班这5个战士身上,任务十分艰巨。
总结:(这就是当时的数据对比)尽管众寡悬殊,任务如此艰巨,但是六班的五位战士勇敢地接受了任务,这就是——(指板书)“壮士”。
(二)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
三、品读诱敌上山,感受危急形势1.自读批注: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时,五壮士的哪些表现让你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圈画关键词,写写自己的理解。(转:班长)
2.汇报交流。
(1)班长马宝玉的神态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令狠狠地打。
“沉着”:体现了班长的从容、镇定。虽然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但班长毫不慌张
“让、才”:这样打得更准,不浪费子弹,说明班长指挥得力。
我觉得马宝玉不愧是班长,有勇有谋!(读出班长的沉着)
(2)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大吼一声”:从语言上突出葛振林的通人气势:一是给自己加油;二是打中了敌人解恨、高兴;
“喷不完、满腔怒火”:突出了他对日本鬼子的无比仇恨!(读出葛振林的仇恨与他的英雄无畏 )
(3)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抡:这一动作形象地体现了宋学义的个性特点。“抡”是为了积蓄力量,扔得更远,扔到敌群中,炸他个稀巴烂,可见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读出宋学义积蓄的威力、战斗经验的丰富)
(4)胡德林和胡德才
“绷"得紧紧的:因为小、经验少,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瞄准敌人:从神态上全身心投人战斗,希望打到更多的鬼子(读出两个小战士的严肃认真的作战态度)
3.体会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1)写法提示:这一场面中五壮士每个人的表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有的描写人物的语言比如(吼),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比如(抡),有的描写人物的神态比如(全神贯注)等。抓住人物个体进行细致描写,在表达方式上叫“点”的描写
(2)这段话除了对每个人进行细致描写外,对他们整体作战是怎么描写的?你感受到什么?
①为了…一边……一边……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ー次地打了下去。
一边…一边…:写出战斗的激烈和对敌人的有力打击,表现五壮士有勇有谋
是的,他们是共同行动的小群体。作者通过群像描写突出了他们的英勇。请你再读读。
“一次又一次”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和对敌人的有力打击。
5.总结:虽然,他们只有5个人,但是他们一起痛击敌人的画面是那样壮烈。真不愧是:狼牙山五壮士。(再读课题)
②点拨:这种对群体的描写,叫“面”的描写
(3)假如删掉这段话,效果怎样?说说看法。(出示相关内容)
删掉后,好像他们每个人只打几枪,不能体现战斗的激烈程度;有了整体描写,可以看出他们打的敌人多,形势危急,战斗激烈)
(4)体会一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有什么好处?
点的描写,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看清每个人的动作、表情,让人印象深刻,更能打动读者;面的描写,突出场面,让人既了解整体情况,又突出战斗的激烈、紧张。有点有面写场面,让人既了解整体情况,又对个体表现印象深刻。
4.有感情地朗读:请同学分别朗读点、面的内容,体会表达效果
对比描写。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这场战斗的危险性和艰巨性。五壮土诱敌上山意味着什么?他们将与疯狂的敌人作怎样更加激烈的战斗呢?下节课我们走进狼牙山五壮士,感受他们的壮举。
四、课后作业
1.默写生词,熟读全文。
2.推荐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