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张林亚《刷子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14 刷子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刷子李的三个规矩。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刷子李的三个规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大千世界(生接读)无奇不有,(出示作者介绍)著名作家冯骥写了一本《俗世奇人》,(出示:作者介绍。)谁来介绍?(评)今天我们就去结识其中一位神奇的手艺人,他叫——。

2.出示课题:刷子李

(1)轻声:把第二个字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2)信息:“刷子李、”一听就不是一个人的真名,是一个人的(绰号、外号)。从这个绰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姓李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高)

(3)拓展:是的。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就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的就叫他—风筝张,又如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他姓李,刷墙技术特别好的,人们就称他为刷子李。让我们再亲切叫他一声!(齐读题目)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会会这位“刷子李”,看看他到底有何奇特之处能获得这响当当的绰号。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音、读通句读顺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说说文中的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这篇课文很长,生字也很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刷子李这个奇人,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师傅 包袱 规矩 【轻声 

露馅儿   和着琴音 儿化  、多音字

愣说不信、刷浆、蘸浆【

 第一排:聪明的同学都发现了,这三个词语的第二字原本都有属于自己的音调,但在这些词语中都要读轻声,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第二排:儿化音读得真标准,了不起。注意:和着琴音的意思是跟着琴音,伴随着琴音。是的,当这个字的意思是跟着,伴随时,要读成和。

第三排:这篇课文是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他生活在天津,课文中有一些当地的方言,容易读错,你会读吗?

浆:出示字源,边讲边写:浆这个字很有趣,造字的时候是这样的,左边是放倒的桌案,右边是块肉,顶部的三点表示切肉时冒出的液体。所以,“浆”指浓厚的液体,下面是水。它是我们这篇课文的生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写好它。上部书写宜紧凑,水字竖笔要挺直,捺比伸展且有力。

拓展理解词语:那么大豆磨碎、过滤、煮沸后形成的浓厚液体就叫——豆浆;泥土和水混合成浓厚的液体就叫——泥浆;把装潢用的浓厚液体也就是涂料刷在墙上就叫——刷浆;用刷子蘸涂料就叫——蘸浆。

 三、感受“奇”

1.好,读书的拦路虎解决了,还记得自读要求中老师的第二个问题吗: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板书:技艺高超)跟他有相同感受的同学请举手。

2.看来啊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单单技艺高超能称之为奇人吗?你认为刷子李到底奇在何处?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刷子李的关键词句,用“      ”画出来,用最简洁的词语记录你的感受。 

效果奇

A.“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酱。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1.“匀匀实实”这个词说明刷子刷得很——(引:仅仅是均匀吗?)两个“实”叠在一起,给人一种——厚实、饱满刷得既均匀,又厚实,这就是——生:匀匀实实。

2.他刷的可是浆啊,这浆虽是液体,但却很粘稠,不像固体那样好把握,所以刷浆难度是非常高的。

可是刷子李刷得却匀匀实实,而且——?(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透亮、清爽就让我们感觉刷子李刷完的屋子——特别干净,特别舒适

3.看来,刷子李刷墙的效果——

4.哪位同学还找到了描写效果的其他句子?

B.“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什么是天衣无缝?(非常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2.他刷过的墙面好比是雪白的屏障,让你感受到什么?

3.原来,刷子李刷墙,效果是如此之奇特,(板书:效果奇)难怪说——(A句)“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4.看样子,刷子李果然有两把刷子。

5.这是从刷子李刷墙效果的角度来看,还有同学找到了不同的角度吗?

 

 

规矩奇

A.“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1.这样的规矩你们听过吗?(没有)

2.那你感受到什么?(很奇怪的规矩,刷墙身上有点很正常,为什么他身上有白点就白刷不要钱呢!)

3.是的,这就是刷子李奇特的规矩,你来读好它。(分享的同学读)

4.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刷子李的规矩还不止这一个呢。快速浏览,你还发现了他别的规矩吗?

B. 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还有吗?

C.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1.老师就有疑问了,刷子李啊刷子李,今天我家有三间屋子要刷墙,我给你出三倍价钱,,你帮我一天刷好他,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我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哦,刷子李啊刷子李,你今天把这整间屋子四面墙都刷完再抽烟,喝茶,行不行?

不行。——为什么?(因为我刷完一面墙,必得……)

2.小结:必得意思就是……你们看,一个“必得”就强调了你这规矩别人可破不得。

3.这样一读,我们发现刷子李刷墙,规矩可真多。你瞧,(指读第一个规矩)他还有(读),不止这两个规矩,再读(第三个)

4.板书:这样一读,你觉得他的规矩怎么样?(规矩很奇特)是呀,我们用上“规矩奇”就能概括刷子李的特点。(板书)

5.刚刚我们是从规矩奇这一个角度来交流的,哪位同学还继续来交流刷子李给你留下了哪些具体的印象?

手法奇

A.“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1.改句子:老师读着,是不是可以这样写:只见师傅的手臂摆来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对比一下冯骥才先生的文字,你们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2.(书上多了两个“悠然”,这两个“悠然”让你感觉到什么?)悠闲的——我们之前读到刷墙的效果是如此奇特,可对他来说,刷墙却是如此轻松,如此悠闲,好像在享受一样,悠然自得地啪啪刷着墙。

3.而且他刷墙——(伴着鼓点,和着琴音)好像是在——(演奏歌曲一样)

4.这时大家看到的,还有听到的呢,你听他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一个“极”字突出强调了刷子李刷墙手法的——(板书:手法奇)

5.那我们也一起来跟着刷子李试试。全体起立,跟好老师的节奏:啪——啪——啪——啪——

到了墙的角落,跟上老师:啪—啪—啪—啪—;

这面墙特别宽:啪————啪————啪————啪————

刷子李刷墙的速度不一样,这鼓点就不一样,这琴声也不一样,节奏缓慢的时候好像是——(轻音乐);节奏迅速的时候又好像是——(急促的鼓点)

手不要放下,我们还在跟着刷子李在刷呢,现在你觉得怎么样?

我们就刷了几下子你就觉得手酸了,可刷子李刷墙一刷就是一面墙,而且还那样轻松,那样悠闲。说明他?

6.是呀,咱们这样一读刷子李的动作,发现冯骥才先生在刻画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时,写得格外得——

  (仔细,深入)

7.是的,这样细致的刻画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高超的技术。读好它。

8.同学们,如果刷子李刷墙,像个舞蹈家;刷子李刷墙,像个演奏家;那你回想刚刚看刷墙的效果,让人联想到他又会成为什么家?——画家、艺术家。 

9.明明是个粉刷匠,可是在粉刷这一行当中,却成为了舞蹈家、演奏家、甚至是艺术家,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人们称他是——奇人 ……乖乖刷子李真的太有两把刷子了,刷子李,真乃奇人也!

四、回读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着冯骥才的文字,走进了这样一个奇人,他就是——刷子李。我们不仅认识了刷子李,更读出了他刷墙规矩奇、效果奇、手法奇,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读一读冯骥才的文字。

刷子李炉火纯青的刷墙技艺都体现在他的刷墙效果上,你瞧,男生读,(匀匀实实);女生读(平平整整)。这是冯骥才先生刻画的另一个角度。刷子李刷墙规矩可真奇啊!读(一)规矩可不止这一个,读(二),还有呢,读(第三个)。如此奇特的规矩是冯骥才先生在刻画刷子李时的一个角度。而这样的效果全源自于他刷墙时的手法,齐读。

2.这样一读,我们发现,冯骥才先生就是抓住了刷子李——(手指板书)规矩奇、效果奇、手法奇这样不同的角度(板贴:多个角度),重点地细致地来刻画好他是怎样刷墙的(板贴:细致刻画)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技艺高超的刷子李。

3.刷子李手艺出众,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制订的近乎苛刻的“规矩”更是奇。他以这样独特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行,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明星。

二、结课:

1.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其实细心的同学还发现,课文中的人物不止刷子李一个,还有一个人物贯穿始终,他就是——曹小三。这样的人物叫——是的,也叫线索人物。明明是写刷子李的,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曹小三呢?下节课我们就从曹小三的角度再来细细研读课文。

课后,请大家完成:

1.继续去读《俗世奇人》这本书;

2.观察身边各有特色的人,比如说:小书虫,大胃王,飞毛腿……想想怎样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刻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