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关注课堂生成 提高课堂效率(章瑞华)
发布时间:2021-0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内容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及探究过程三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动态的、比较隐性的有利教育的因素。这种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教育资源,有的是因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偶然因素引发的;有的则是隐含在教材文本之中,需要学生在活动的经历过程中才能外显出来的。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准确作出判断,适时加以利用和充分进行观察,善于因势利导两个方面对生成性的资源加以利用,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生成   教育资源   课堂效率   

科学课堂充满着未知,充满着挑战,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探究式”的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课堂往往“意外横生”,学生在课堂的突然提问或出乎意料的应答,是教师预设后的生成。同时又是新的“预设”,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此时的课堂如何迈进?这时就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的时候,对学生的提问、应答先作价值的判断,再作进一步的引导,这样随势而生成的课堂,既有生命活力,又避免生硬死板。但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有用吗?该怎样判断呢?如何使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水》教学片断:

在上研究水的一课时,我首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杯水(事先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水),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研究这一杯水。

由于以前在观察植物和动物时,学生已能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因此任务一下,学生便积极的投入到了观察中去了。

“啊,老师,他用舌头去舔了!”第4组的一名同学惊叫了起来。顿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坐在第3组的一名男同学,同时发出一阵惊叫,随即,又发出一阵哄笑。

在让学生运用感官观察物体时,这位男同学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要用嘴巴去品尝了。

我看到这位同学一脸羞愧的样子,意识到这孩子受到伤害了,于是就问道:

“这位同学为什么去舔这液体,你们知道吗?”

“他想用嘴巴去尝,看是什么味道。”

“那么,从这件事中,我们有没有看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呢?”

“他的观察方法多样!”

“他有科学探究精神!”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是啊,这位同学的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这时,去舔水的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当然,从卫生和安全的角度去考虑,以后我们在碰到不知名的液体时可不能随便去尝。”

……

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水这种液体,通过观察了解水的各种特征。观察是一项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集中精力、认真耐心来完成的工作。在教学中学生“用舌头去舔”的出现,倒是意外的吸引了学生的极大关注,打乱了原有的课堂秩序。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在这时进行严厉的喝斥及制止,会极大的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可能会使这位学生的心灵永远蒙上一层阴影。

教师在这里能及时的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一下子让学生的思维回到这位学生为什么用嘴巴去尝水的这个问题上去。及时运用了这个不太“适当”的课堂生成,并通过学生的回答,让他们意识到这位学生这样做有他的可取之道,保护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究欲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当然教师最后对于这种行为要作一定的纠正。

再看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蜗牛》教学片断:

在观察蜗牛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蜗牛的观察,突然一名学生叫了起来:“我的蜗牛死了。”

师走过去看到,他的蜗牛缩在了壳里不出来了。

生:昨天这只蜗牛还是好好的,今天就怎么死了呢?

师:你怎么知道它死了呢?

生:它在壳里一动也不动,好像是死了。

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那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它到底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呢?

教师随之将这个问题抛向了全班,大家议论纷纷。

过了一段时间就有结果了。

生:我知道,这只蜗牛不是死了,而是躲到壳里去了。

生:我还可以让这只蜗牛自己出来。

“哦”,全班一片质疑声。

生:我们可以将这只蜗牛放入水中,等会儿就知道了。

这时,教师就拿出半杯水,并将这只蜗牛放入了水中,大家静静的等待。

不一会儿,这只蜗牛真的就从壳中爬了出来,并沿着杯壁爬了上来。

“啊,蜗牛真的没有死呀!”大家一片惊呼。

接着教师就顺着这个点和学生一起来学习蜗牛的呼吸。

分析:

在这个进行蜗牛身体观察的教学中,需要蜗牛将身体完全从壳中爬出来,并伸展开,这样才能让学生观察清楚。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当教师让学生开始观察蜗牛的身体时,出现了一个“意外”,一个学生的蜗牛没有从壳中爬出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而课堂上学生却不能观察到蜗牛的身体,而且他还以为这只蜗牛死了。

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展开这个内容的教学,没有让这个学生换一只蜗牛,而是顺势利用了这个教学生成,顺着这个学生的这个意外的生成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将要在后面学习的内容提前来进行讨论和学习,使课堂极为顺利、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到,教师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能敏锐的捕捉到课堂的点滴,并及时、大胆的调整教学的预设顺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这样的教学机智,在教学中没有打断课堂的节奏,让学生来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很好的保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科学教学的过程,是问题探究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任务是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中完成的。我认为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碰到突发的生成的教学问题时,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去考虑:

一、准确作出判断,适时加以利用

课堂上遇到类似的“偶发事件”,我们怎么判断其是否能成为有益的教育资源呢?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判断,看看这个课堂的生成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或探究欲望,并要快速判断是否与教学活动内容有关或能引领后面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分析它的教学价值与原来的教学目标是否相一致,是否有其相应的价值。

像研究水的这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个意外生成的教育资源,就需要教师作出准确的判断,它对学生有没有教育意义或是教学的需要。通过快速的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一活动所能产生的教育意义,和本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相符合的。而且,它可能比原教学活动内容所能产生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所以,作为我们教师,是应该及时做出判断,适时利用好这一“难得”的教育资源。

所以在我们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充分利用好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益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益。

二、充分进行观察,善于因势利导

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预测将会出现什么的现象和结果。在类似于在观察蜗牛活动中碰到的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探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他们的出现一定会与我们的教学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有可能会干扰课堂教学活动,也可能成为促进课堂教学的良好资源。对于这样的不定因素,我们就要做到进行充分的观察。我们首先要看学生的情绪反应,如果它的出现并不能引起多少学生的关注,那就可以进行弱化处理或直接排除;但如果这一临时产生的因素已引起大多数学生的热情关注,则最好不要简单地排除了事,可以顺着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变“干扰”因素为有利教育资源。其次,当我们已决定将它作为课堂教育资源时,则应该努力思考并寻求它与原设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尽量使其与原设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在蜗牛的观察活动的教学片断中,教师机智地在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的前提下,敏锐地捕捉教学契机,真正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因势利导,让他们去讨论这只蜗牛到底是不是死了,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蜗牛死活的讨论活动。最后,“死蜗牛”不仅没有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反而更丰富了教学内容,调整了部分的教学环节,自然引出了蜗牛呼吸的学习,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超越了原有教学设计。

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具有潜藏性、瞬时性,不容易被识别和发现,而且它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具不确定性。对于这样的教育资源,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判别或适时激活,才可能使其产生“意外”的教育效果或“应有”的教育意义,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

2、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沈大安:《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教育资源网 {域名已经过期}

4、陈健兴,周积宁:《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域名已经过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