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浸润金典 徜徉诗海(蒋瑜)
发布时间:2018-06-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瑜

浸润金典 徜徉诗海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蒋瑜

【论文摘要】

诵读是一种愉悦,诵读更是一种享受,“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乐园,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带着学生们走进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学 金典阅读 优化技能

 

【正文】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吟诵经典,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特别是在小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等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下面浅谈一下我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多种形式诵读

读书如果只是单一的进行,再怎么精彩的文章读久了都会产生厌倦感,所以要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读书。读书形式有很多:

大声朗读、默读、自读、浏览、快速读等。还可以是老师范读,带读,引读;分小组、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轮流读、男女比赛读,还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诵读内容循序渐进。读准——读熟——读美。主要是读出诗歌的韵味。读了几遍后,部分学生能达到背诵程度,学起来较轻松。“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二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我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二、在背诵中积累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读得多、背得多,文化底蕴自然就能厚实。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因此每天的午读课我都要抽出5分钟的时间来抽查孩子背诵古诗文的情况,做到每天一诗。只要求会背,却并不要求理解意思。因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深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无师自通”。对此,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

三、创建读书氛围

学生一天有六个小时在校时间,一周有三十个小时在校时间,而学生来到学校,大部分时间又都在教室里。所以,要让孩子们爱上阅读,首先我们就要让班级充满书香味,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阅读乐园。因此学校在每个班级都建有自己特色的“读书角”,墙上贴有读书名言,黑板一角有专门的“每日一诗”。让孩子们走进教室就能看见黑板上的“每日一诗”。为了督促孩子每天能完成“每日一诗”的背诵任务。我的要求是每天完成作业后,将黑板上的每周一诗完成后就可以到老师这领取读书卡一张,集满10张读书卡就可以到老师这领取一本自己爱看的书或者自己挑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小礼物,或者是作业免做一次。集满30张读书卡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要求购买你最想看的图书。这个奖励方案实施后,大部分同学选择的都是到老师这换取课外图书进行阅读。久而久之起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孩子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大,阅读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除了学校,接下来孩子呆的最多,时间最长的就要属自己的家了。当家庭中有了良好的读书氛围,那么对于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开学初,孩子上一年级的第一天我就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互相学习和鼓励,每天要求学生把在学校背诵的一首古诗背给家长听,并要家长在家庭作业本上签字等等。要求每个家庭每天必须留给孩子不少于10分钟的诵读时光,每月陪孩子逛一次书店购书,使广大家长成为诵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从而促进学生快乐阅读的深入开展。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浅说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诵读千古美文、滋养一代新人》

3、《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