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与名师的距离(三)(章瑞华)
发布时间:2018-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与名师的距离(三)

武进区城东小学  章瑞华

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用教师的“教”来服务于学生的“学”,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与互动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到知识的精华。

普通教师在授课时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意识,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像射箭总是命中不到靶心,对于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其作用也就相对有限。都说名师手中有根魔法棒,可以点亮课堂燃烧激情,其教学“射术”更是精准无比,箭箭穿心。

相比普通教师的“大锅饭”式教学,名师更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教学过程中,名师注重融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钻研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高效。

说到全国名师魏书生,就连大名鼎鼎的学术泰斗吕叔湘先生也曾对其赞誉有加。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魏书生经过不断的实践、思考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步教坛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其精华之处在于,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魏书生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教授语文课程如此轻松,就是遵循教书育人这个理念作为出发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大的收获。

教学方法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到的,而是通过长年累月的教学积累,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是教师的教研成果和心血结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也更喜欢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最好。

教师不必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某些课程,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例如小学数学讲授到“有余数除法”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10个苹果分给5个同学,每人刚好2个没有剩余,而分给3个同学时则剩出1个,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除法与余数的关系。

为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射术”,尽量打中课堂教学的靶心,做到目标明确百发百中,这方面就要靠平时的知识积累了。同时要注重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畅享优质教学的成果。

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二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三是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四是遵循启发式教育的原则进行循循善诱,五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