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乐体育理念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了开心、轻松。其次,为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设了一些小学生喜爱的项目,充实了体育教学教材。再次,快乐体育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创新了体育教学思想。最后,快乐体育促进了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改革意味着变更和突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快乐体育在实施中,同样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快乐体育对学生训练量的要求明显减少,为凸显趣味性,淡化了对体育力量和强度的要求。因此,虽然达到“快乐”的效果,却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第二,快乐体育尊重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由小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和训练步骤,这就为体育教师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指导带来了困难。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与身体机能发育毕竟有限,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必然忽视了体育课堂的秩序和目标。第三,快乐体育教学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有的体育教师将快乐体育片面解释为教学方法、形式或者手段、措施。部分师生对快乐体育认识不足,不能在教学中遵循体育学科训练规律和教学规律。第四,快乐体育是对沉闷枯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挑战和革新,但是,长期缺乏科学的规范和理解,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在体育教育方面,阳光体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而快乐体育的理念与实施,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锻炼中去。只有将阳光体育与快乐体育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阳光体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