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一厢情愿
发布时间:2018-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的思维深度、高度和广度经过巧妙点拨就能达和我们成人一样的水平;还总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在我们的精心引导下就能与经历复杂的作者一样感同身受。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用脑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呢?你接触和研究文本多长时间了,你多大岁数了,你的阅历有多多,相比之下,学生年龄小,阅历少,接触和研究文本时间短,他们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就能达到作者的深度和教者的高度呢。课堂上,教师对文本挖掘过细、过深、过透都是对学生的极大漠视、极大不公、极大伤害。这样的教师眼里只有虚荣的自己,根本没有真实的学生。因为教师对文本挖掘过细过深过透只能证明自己能力强,水平高,无法证明学生学习能力强,水平高。课堂上,学生成了最可怜的人,被动地按老师的节奏学习,束手束脚,亦步亦趋,精神上紧张兮兮,为迎合老师而拼命努力,不幸的是经常捜肠刮肚也猜不出教者想要的最佳答案,经常冥思苦想也说不出教者所指的深刻内涵。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还在其次,最可怕的是一堂课下来,学生最强烈的感觉是语文课实在不好玩,语文学习真叫难,自己真不是学语文的料。作为教师,与其强迫学生信你,不如帮助学生信他自己。爱学生,就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为学而教,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