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王红娟
发布时间:2018-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红娟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新课、了解《史记》

  1.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他完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国榷》,从谈迁的身上我们还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驱散绝望之云。

  2. 在《国榷》之前还有一部更伟大的历史巨著,板书《史记》,的作者是——(板书:司马迁

    3、找一找文中有一段话介绍了《史记》,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研读:(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1)这段话有了哪几个关键词语来介绍《史记》?(13年完成;52万余字;辉煌巨著;

    ——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借助上面的词语感受《史记》的恢宏,写的时间长,字数多

  3. 读读下面的一段话,你对《史记》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 526500字。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事件,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你能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吗?从“绝唱”你能感受到什么?(文学造诣达到最高水平,可以跟屈原写的《离骚》相提并论媲美

  4. 通过了解《史记》的有关资料,你一定感受到了什么是“辉煌巨著”,带着这些体会我们再来读最后一段,要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读书之中去。

  5. 了解了《史记》,就一定对它的作者司马迁又多了一份敬重,这个人在西汉时期是做什么呢?你有什么了解?

    引导明白“史官”——“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 司马迁的祖先并不十分显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职。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当上了太史令,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负责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一位“史官”耗尽自己毕生的心血,用生命写成一部巨著读到这里你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质疑)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板书:原因)  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经过)  发愤的结果是什么? 

    5现在你知道“发愤”就是什么意思?(很坚决、很努力、下决心做好一件事情、不顾一切……)

    6、带着我们的理解读好课题。(意志坚定地读;态度坚决地读;义无反顾地读;不顾一切地读。)

    环节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预习过课文,肯定积累了很多词语,谁能读一读

    黄河岸边   英雄故事   父亲影响   四处游历

    泪流满面   临终嘱托   研读文献   整理史料

    飞来横祸   狱酷刑   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克制耻辱   重于   轻于鸿毛

    发愤写作   尽心血   前无古人   辉煌巨著

    1要注意读正确,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

    2)读读这四组词,想想它们分别对应哪些段落?

2、默读课文,思考司马迁发愤写作的原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借助这些词语,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自然段):生活环境、父亲影响以及父亲临终时的嘱托,促使(原因)

第二段(第3自然段):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经过)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结果)

  1. 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汉代史官司马迁从小受环境、父亲的影响及父亲临终的嘱托,在遭遇飞来横祸时,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

环节精读感悟、了解原因

过渡: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快速浏览1、2自然段,找到有关内容,用一句话告诉我们。

交流:

1、黄河文化熏陶、英雄的影响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1)学生交流:他要把英雄故事记载下来传给后人;他也想当英雄,成就一番事业;英雄能从逆境中站起来。(补充资料:跨越黄河两岸的龙门,是一座名山。据说每年都有几万条鱼向上游,跳过去便化为龙,跳不过去便碰壁而返。这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便是司马迁世代所居之地。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听着英雄们的故事,司马迁十分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

2)教师总结:是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想记录英雄,想成为英雄,也许小时侯的司马迁就是这样想的!

3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4回读一: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5)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源自黄河文化的熏陶,英雄故事的激励。

2、受父亲的影响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有了丰富的知识,想做点事……)

2“四处游历”什么意思?能换成“游览”?(明确:游历——到远地周游考察,重在经历。游览——从容地行走观赏风景,重在观看、欣赏

3司马迁是怎样游历,积累历史资料的呢?读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说说自己的体会。

到苏州饱览湖光山色,游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事迹;登上会稽山,参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到九疑山,查明顺帝南巡治水的历史;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到江淮访韩信故乡;到曲阜瞻仰孔子故居;还到邹县薛城,看了秦始皇刻石的峄山,还有孟尝君的故居。到楚汉相争的彭城,访问了当年的西楚霸王。到丰沛观看了刘邦的故居

4透过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谈生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次游历,为史记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生活积累。也可以谈对司马迁的认识等)

5这就是“四处游历”,绝不是“游览”风景名胜,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6回读: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7)师小结: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源自父亲的影响。

  1. 牢记父亲临终嘱托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1)学生交流

    2)这就是父亲临终的嘱托。同学们,用心读读父亲的话,想想父子分别的情形,关注有颜色的词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呀?(自由读)同学们,当你用心去读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幅幅画面。 (我看到奄奄一息的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地说着话;我听到父亲对儿子说,我死之后……  ;我觉得,这是父亲最大的心愿,所以他要儿子千万不要忘记。 

    3)指导朗读:

    那一刻,父亲流着眼泪,紧紧拉着司马迁的手说--------

    那一刻,父亲深深凝视着司马迁的眼睛,颤抖地说--------

    那一刻,父亲强咽着最后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

  2. 看着奄奄一息、泪流满面的父亲,握着父亲骨瘦如柴的手,听着他语重心长的嘱托,此时的司马迁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说些什么呢?以“父亲:”开头,写几句话。

  3. 交流:

    我一定会完成史记,写出一部前无古人的史书。

    我一定会完成你的遗愿的。  我知道您早就想编一本史书,记载这2600年的历史。 

    我受您的影响,我也开始广交朋友,博览史书了。 

    我一定要写一部详实可信的史记……

  4. 是的,司马迁从此牢记父亲的嘱托,于是他每天忙着……忙着……忙着……,每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7回读: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8)小结: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源自父去时临终的嘱托。

    总结过渡:同学们,你们都是善解人意的孩子,你们已经读懂了,(指课题)“司发愤写《史记》”的原因,那就是黄河文化的熏陶,英雄故事的激励,父亲的影响和临终的嘱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我们明天课上再学)

  5. 作业:

  6. 完成补充习题1——3

  7. 积累出自《史记》的成语10

  8. 板书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原因:环境影响  临终嘱托

        经过:飞来横祸  忍辱负重

        结果:耗尽心血  辉煌巨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