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
课内阅读很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不容忽视。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学会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则对学生大有裨益。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语汇,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这里,就我在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实践谈点心得体会: 一、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当“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其阅读兴趣高涨。实践证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这种形式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我经常利用班会课、自习课为学生讲述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故事,故事又能引出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还想知道更多的故事,我就鼓励学生自己看书,自己讲故事,我再创造机会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这样一来,学生主动看书阅读就会蔚然成风。
二、榜样的感召,家庭文化氛围的熏染,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在我们班教室中,总是有一些名言和名人画像,这些名人身上就有许多热爱读书的事迹。这些生动的范例,能够激励学生利用好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多读有益的书籍,不断地充实自己。调查还发现,在许多学学生的家庭中,父母也都热爱学习,热爱读书,这样学生就有了许多生动的学习榜样,就提高了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再者,我留心观察班上喜欢读书的同学,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这样一来,他们又成了别的同学的榜样。一代接一代,一个接一个,不停地传、帮、带,一个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就此形成了。 三、适时地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
课外阅读一定要让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既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又要指导学指导学生读好书。什么是好书?对于学生来说,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进步的,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才干的书就是好书。我们不可能强求低年级学生博览群书,但也不是无所作为。我给学生推荐的是注音版的《百家姓》、《三字经》、《爱的教育》、《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少儿学古诗词》等等,基本上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5万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