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如何推进课外阅读课程化(谢雯燕)
发布时间:2018-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雯燕

 一是要着力整合阅读课程资源,把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安排老师上课。要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年级特点,妥善安排学生阅读时间,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
    二是要坚持课外阅读课内化,利用课内时间,有效开展适合本学段、本年级的教学课例研究,在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县推荐的必读书目,每本书至少要上好读前推介课、读中指导课、读后汇报课:

读前:阅读推荐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推荐书籍,可以介绍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和交流作者的生平,还可以说说这些作者还有哪些作品。目的是诱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和阅读的兴趣。

读中:朗读欣赏课--这种课以读为主,学生朗读,教师朗读,媒体朗读,配乐朗读,让学生静静地欣赏,陶冶心灵,培养审美情趣,享受朗读带来的幸福

读中:方法指导课--为了克服放羊式阅读现象,减少学生自读的盲目性,教师可根据所读书籍的特点,拟好导读提纲,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按提纲自读。学生自读前,先公布导读提纲,指点适当的阅读方法,结合阅读提示,一步一步自读,自读完一部分后,教师可进行阅读检测,还可以对下一阶段的阅读提出建议。

读后:阅读分享课--让学生将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进行充分交流,结合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等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像今天的课,就是一节阅读分享课,从主要内容、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读后:知识竞赛课—把书中内容整理成不同形式的题目,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巩固阅读成果,也为学生考查做较好的准备。如今天我们开始看到的实小四年级组亲子阅读知识大赛其实就是一节阅读知识竞赛课。

三是鼓励并指导教师进行“阅读个案研究”“阅读微课题研究”,从而在推动学生阅读的整体提升上实现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构建有学校特色的“阅读教学课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