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篇经典文章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掌声可以使一只脚的鸭子变成两只脚。”此话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赞美的巨大作用。
我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老王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平常很吝啬给人赞美或掌声。有一天,他在家吃饭时,发现烤鸭只有一条腿,很纳闷。于是,就问他太太这是什么情况?他太太说:“我们家的鸭子都只有一只脚呀!”“我不信,所有的鸭子都有两只脚,为什么偏偏只有我们家的鸭子比较特别呢?”“哦,你不信,自己到池塘边去看看。”老王还真的跑到池塘边去看他的鸭子。嘿嘿,此时正逢鸭子睡午觉,因此都缩着一条腿,只用一条腿站立。老王见此情景,灵机一动,朝鸭子栖息的方向很用力地鼓掌。“奇迹”发生了:鼓掌的声音使鸭子纷纷把缩着的那只脚放了下来。鸭子立刻变成了两只脚。
很有趣吧!事实上,不仅鸭子需要掌声,任何人都需要赞美。何况是我们在成长中的孩子呢。
在我带的班里,有一些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是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这样的孩子其实就是班里的中等生。在班里,他们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经常被老师“遗忘的角落”。我班的小陈同学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他也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几乎是没怎么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他自己。
那是一次上课间操的时候,由于我的原因下课稍微晚了点,上操音乐已经响起,孩子们都急急忙忙地收拾着桌面,急着排队。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就在这时,教室后面的一张凳子被谁一不小心碰倒了发出了响亮的碰撞声。孩子们光顾着挤着排队了,好像谁也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凳子。这时,小陈同学一边朝着倒地的凳子走过去,一边高声告诉大家要当心,千万别拌倒。然后把碰倒的凳子随手一声不吭扶了起来,又重新排回了队伍中。我顿时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小陈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专心致志,作业一丝不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班主任工作的确是一份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人人有一双“火眼金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咱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能够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领悟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构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联,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群众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正因为他们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