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3 《小青蛙》教学设计(杨云娟)
发布时间:2018-03-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云娟

3 《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儿歌朗诵,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会写“青、清”等7各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3、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把不认识的字的字音读准。

 2、师: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课后生字,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多读几遍。 (2)课文有几句话?标一标。

 3、检查自学情况 

1)导学:孩子们读得真不错,可是课文里面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咱们来闯关试一试吧! 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师教读,生教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 

2)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呢?全班讨论交流。 

3)(点红“清、睛、晴、情、请”)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读读它们的名字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呢?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五个字。 

 你们真会记生字。给学过的“青”加上一个偏旁,就是今天要学的字,这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你们简直就是识字大王,不仅记住了生字,还能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那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 

我发现这五个字加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 

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 (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第三关:认读词语。

 三、走进课文 

1、自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多种方式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尝试说,可以从青蛙的外貌、习性、生活的地方来说。

 2、一起走进课文,依次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

 第一句:齐读,谁能说说青蛙是生活在哪里的? 引导填空:(         )的河水    (        )的天气    (       )的青蛙   (      )的眼睛  

课文短短的一句话,就描述了青蛙的样子,你能根据图片把好朋友描述得更详细一些吗?引导学生说。 

第二句:女生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你还了解些青蛙的什么特征呢? 

第三句:男生读。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你喜欢小青蛙吗? 学生交流回答。 全班齐读课文。 

四、拓展交流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         ),它能帮我们人类(       ),我们应该保护它。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晴、情、请   生、气" 

①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读字。 

 3、教师指导书写"" 

①认真看一下:""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丿"变成"",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4、教师指导书写"" 

  1. 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 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3.  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