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让美术使科学教学更精彩(贺珊珊)
发布时间:2018-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珊珊

让美术使科学教学更精彩

很多人认为,美术和科学是两门不相关的科目,自从做了教师之后我发现科学和美术是两门互相渗透的学科。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对美术课是非常的喜欢,他们喜欢涂涂画画表达自己的爱好,对自己画过了的物体印象非常深刻并能添加上自己的喜好。当把科学课里的知识和美术相结合时,首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有最大的激情去参与学习,同时能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涂涂画画加深印象,尤其是细微处的差别。我认为,把美术渗入科学课堂有如下两项优势:

第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生要想学好一门功课,首先是要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当有了兴趣之后,在学习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科学,很多学生对科学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最开始的内容是他们最常见的“大树”。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大树、小草、树叶是再也平淡不过的事物,没有什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地方。那么该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我们学校的科学老师无意间说出了他的困惑,在我的建议下科学老师在课堂上渗透了美术的知识点

后来,在上《我们周围的大树》这一课时,科学老师和我尝试除了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大树以外,还要求他们带上图画本和铅笔,将他们看到的大树画下来,画出最主要的特征,例如是否有果实,叶子什么形状,树的样子,树上有什么等等。我发现这样要求之后,在带孩子们观察的时候,不仅能让他们更认真的去观察,同时也让他们观察得更长久,更主要的时候能为后面的学习做个铺垫,对校园里的各种树木有个初步的映像。回到教室以后,科学老师再针对他们的观察进行介绍,比如树木的名称、特征等,并让他们根据老师说的结合自己画的图找出每种树木的最主要的特点,这样孩子们对这些树木记忆更加深刻。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不仅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观察的兴趣,而且他们自己画的图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在交流中也有内容可说。

而在《植物的叶》这一课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科学老师除了收集一些不同的叶子之外,更是让学生们画出各种独具特色的叶子形态,这样孩子们不是枯燥的去了解叶子的形态的差异,更是通过自己的绘画更深刻的记忆。在后面的课时里,科学老师又让孩子们用自己收集的树叶制成了美丽的图画,并且让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要求说出自己用了哪些形状的树叶以及那些树木的叶子。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学习起来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能很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二、紧扣主要内容,解决科学课的重点难点。

在学习《植物的叶》这一课时,同学们对叶的结构的掌握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拿着树叶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时能够迅速的找出叶脉、叶片、叶柄,但是在完成练习时却不如人意,能够百分之百正确完成的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后。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和科学老师商量后给出以下建议:在前面的课堂新授时,让孩子们拿着树叶,老师在黑板上边画一片树叶,边讲解叶的结构,让学生跟着老师找出叶子的各个部分。同时还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位置,如叶片用绿色,叶柄用黄色,叶脉用红色。画的顺序也有技巧,先画叶柄,再画叶片,强调这是叶的结构,只有两部分。最后画上叶脉,告诉学生叶脉是叶片的一个部分,就像人的血管一样,有运输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画一片叶子,形状可以自己选择,并标出它的各个部分,然后和同桌交流讨论,互相判断对错。

我们发现,在这样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因为他们一直有事情可做,同时因为比较直观也容易掌握,而后面的自己画树叶更是将叶子的结构巩固了一遍,讨论交流时也让他们的知识点能够搬家,不拘泥于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学生自始至终能围绕着重点和难点进行学习,而且不是很枯燥,在后面的练习中能够正确掌握叶子的结构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更重要的是不容易遗忘,只要能画出树叶,他们就能说出叶子的结构,因为画一片叶子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易如反掌”。

这个方法对于孩子们学习三年级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时更是非常好用。蚯蚓、蜗牛、蚂蚁、金鱼这些小动物,孩子们虽然熟悉,但是从来没有近距离的仔细观察过,因此对于它们的形态往往都是模糊的。而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画这些小动物,他们兴趣盎然还能更快的了解小动物的身体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科学课毕竟不能等同美术课,美术课的种种方法只是辅助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不能喧宾夺主,基于我的经验,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每个学生最好专门准备一个“科学记录本”。

因为科学的知识具有连贯性,每个单元的每堂课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每次的“图画”最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不要随便找张纸画上,这样不利于总结和比较。

2、不要强调学生美术技巧,而是形态结构的正确性。

在画科学课的既定动植物时,要注意画的顺序,最好是从整体到局部,画的时候老师应该配以正确的语言引导。如画蚂蚁时,边画可以边念;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老师边画出头胸腹),头部有一对触角(老师画出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老师画出三对足),画完后一定要标出身体的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直观好记忆,任何时候再看也容易辨别。

3、不要刻意去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画的怎么样不是课堂上的重点,画的对不对才是目的。过分去注意画的如何人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而影响科学的教学。

4、书空练习时教师要用精炼的语言配合。

为了加强记忆,我设计了一种书空画画,用手在空中画,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没有了担心“画不好”的心里负担,可以大胆的参与。但是在书空画画中,要求学生嘴里一定要跟老师念知识点,并且手口一致。比如画树叶,嘴里念:叶的结构分为叶柄和叶片,学生就先画叶柄再画叶片;再念:叶片上有叶脉,学生就给叶片上添画上叶脉。这样的练习会让学生形成脑海中的一个直观记忆,印象就比较深刻,而且复习时稍加引导就能回忆起来。

科学教学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无论是知识面、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点来让课堂更有童趣,来吸引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上科学课,我觉得这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