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复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老师带来了课文中的六个词语,你能把它读正确吗?
我们来开火车读。(读两次)
抽读词语六个:滔滔 无家可归 治理 千辛万苦 制服 代代相传
我们一起把这六个词语读一遍。
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打开课本把第一小节读一读。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段。
(1)禹为什么要治水呢?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的?谁来读?
(2)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哦,是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出示〕
2、在你的印象中,洪水是什么样的?看,滔滔的洪水卷来,房屋倒塌,农田被淹,大地一片汪洋。老百姓的家园都被毁了——无家可归。
3、禹看到老百姓无家可归,心里非常难过,下定决心治理洪水。
三、学习第二小节。
名读第二小节。
交流:禹是怎么治理洪水的?
(出示图)师讲解:看,这里是高高低低的山,那儿是平坦的土地,这就是“地形”。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有的流进江河,有的却被大山挡住了去路,这流动的水就组成了“水流”。
这里的千山万水真的有一千座山一万条河吗?【板书:千山万水】指的是什么?那这里的“九”呢?【板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感情读句子
(3)禹为了治水走遍千山万水,查看水流和地形,劈开大山、挖通河流,请你想像一下,在这过程中,禹会遇到哪些困难?(提示:爬山容易吗?经常发大水,洪水来了?在野外没有吃的,饿了,只能?下雨了,只能?夜晚,只能睡在?)看来,禹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板书:千辛万苦】面对困难,禹退缩了吗?为什么不退缩?(齐读:禹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读到这里,你觉得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感情朗读,读书禹的坚强。
(4)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小朋友再自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些事情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句式:禹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_,最后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感情朗读,读出对禹佩服。
3、小结:小朋友,你们看,短短的两句话,就把禹治水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清楚,想不想背下来?
4、试背:你能试着把这一小节背出来吗?老师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可以看看黑板上的这四个词语,它会给你帮助的。
小朋友,真不容易,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一小节背出来。
四、学习第三小节。
1、禹在外治水13年,在这13年里,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课文第三小节就给我们讲述了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填空:禹在外治水( )里,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再次自由读,请你特别关注这些红色的数字。
5、指名读,点评。
(1)13年:多么漫长啊!
(2)禹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妻子和儿子呢?这真是舍小家为大家。
(3)十多岁了:想一想,禹的儿子会对妈妈说些什么?(相机小结:大公无私)师述:整整13年,禹和亲人无法团聚,这是怎样的离别之苦啊?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
6、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自由练说——指名配乐讲故事
五、学习第四小节。
1、13年的千辛万苦,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
2、可怕的洪水被制服了,乖乖地东流入海了,老百姓再也不会无家可归了,生活变得安定了下来。老百姓从心底里感激禹,他们看着平静的水面,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很多,想起了洪水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想起了禹千辛万苦的治水过程,想起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形,小朋友,你说,老百姓在心里会对禹说些什么呀?
3、小结提炼:丰功伟绩(伟:生字,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大公无私
4、禹解除了百姓的苦难,大家非常感激他,禹的丰功伟绩,禹的大公无私,老百姓牢记在心,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大禹”,“伟大的禹”,“大公无私”的禹,让我们一起尊敬的喊一喊他,(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
六、拓展
1、为了纪念禹,很多地方保留了禹的遗迹。1995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给浙江绍兴的大禹陵自题词”大禹陵”.
2、小朋友,如果请你在这两边的柱子上写几个字,你想写些什么来纪念禹呢?老师给你个小小的建议,我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的词,你可以从这里选择几个词试试看。
七、作业布置。
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讲给身边的弟弟妹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