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课堂童心飞扬
——浅谈儿童诗的赏读与创作
作者姓名:谢雯燕 邮 编:213162
单 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联系电话:13584596555
诗,似冰雪,高尚而且纯洁。童诗,更是诗中的精灵,富于灵气和纯情。它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更能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本着张扬生命,表达个体,激扬文字,放飞想象的宗旨,为那些爱诗的学生营造浓浓的氛围,让他们在愉悦的赏读、自由的创作中,用自己诗化的语言来描绘今天的生活,让孩子纯真的心灵在诗歌中自由的舞蹈。
孩子天生是诗人,让童心在诗意的天空徜徉
春风给花儿梳头了,梳着梳着,花儿啊,红了。
沙沙沙,春雨姐姐给小草洗澡了,洗着洗着,小草呀,绿了。
春风给小河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河醒了。哗哗哗,小河高兴得跳起舞来了。
……
多有诗意,多么清新的春的气息。这是我在上课时,让学生想想春天到了,还有什么也醒了,请大家也来当当小诗人时,学生说的诗句。虽然只是那么简单的一句,可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十足一个小诗人的样子,真是让我忍俊不禁。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比比同龄人的诗与文,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诗与文,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的诗比文写得好。由于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跳跃,对事物整体认知和把握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他们的文章叙述的跳跃性大,缺乏条理,不知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叙述,而是直奔自己的兴趣点,对什么有兴趣就写什么,无视文章的写作主题。而诗歌则不同,它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这本身就是低年级同学所特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它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更接近。当儿童能够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观察和体验时,他的语言饱含了自己纯真的感情,是那样的富于想象力而又率直,充满了诗意。他们那不加任何修饰的童言童语即是最美的诗,所以儿童天生就是诗人。
另一方面,一首好的儿童诗,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著名儿童诗人圣野曾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
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开展童诗教学,让儿童诗走进语文课堂,走进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孩子在诗一样的课堂中学习,走向诗意人生。
有滋有味读小诗,三言两语写小诗。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全用它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它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写的前提,也是最直接简单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读诗是一种语言的凝集,古人也就是在不断的读、背中理解其含义并为我所用,创作了无数精华之作的。小学生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书面语的,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读优秀的儿童诗作,来积累自己的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深入孩子们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首先,推荐优秀作品,让学生有诗可读。虽然我们现在的新教材增加了儿童诗的内容,但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作品,还要自己搜集一些名家的作品供孩子们赏读,更要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购买一些诗集,尽一切所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他们接触、朗读、感悟。
其次,开设欣赏课,让学生感悟积累。读诗不等同与把诗读一下,而是需要品、尝,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才能尝到诗的滋味。我们还可以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孩子们就是接受诗的熏陶、诗的洗礼,让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发芽、生长。
最后,营造诗的课堂,让学生沉浸在诗的海洋中。(1)每周一诗。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在小黑板上抄出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作,自由读背或进行朗诵比赛。(2)每日一诗。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颂诗,巩固学过的诗歌。(3)每期一诗。在每月一刊的黑板报上,开辟“我是小诗人”专栏。(4)每人一诗。请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诗,并配上美丽的图画来布置教室。这样一来,走进教室,看见的、听见的都是诗的声音、诗的气味,孩子们一进教室就好像进了艺术的花园,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
二、仿写——在模仿中尝试练习。
有一位评论家说过:“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正写出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孩子写诗后会更爱读诗,这是写和读的良性循环。
1、描述一种生活。
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孩子们的生活精彩纷呈,他们不仅用好奇的大眼睛看世界,更是用纯真的心体验生活的可爱美丽,几行小诗,便是他们美丽快乐生活的写照。作为教师,我们应提供一些来自生活的小诗,让学生诵读,让他们明白原来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可以写成美丽的小诗。像儿歌中就有许多为游戏而作的游戏歌。如《做游戏》《拍皮球》等。我们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学习这些儿歌,潜移默化,学生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然也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歌。
2、引发一个联想。
童诗要有丰富的想象,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谈到孩子的想象力时曾说:“孩子常常会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面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不可否认,就想象力来说,成人远远不会像儿童那样想象。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较之成人,想象力的可挖掘性会更深更强。关键在于如何启发、引导他们把这些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现行教材中有很多联想丰富的诗歌,让学生听这些诗,吟诵这些诗就会打开孩子想象的闸门,步入多彩的想象世界,令其激动不已,浮想联翩,以致产生创作的欲望,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3、表现一个意念。
孩子们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想认识不可能全面、深刻,不像成人那样履历丰富、见多识广,但他们对周围的事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稚嫩的说法,用他们有意思的语言表达出来。几行小诗,便是他们深厚隽永的睿思。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带我吃肯德基,爷爷奶奶送我大蛋糕,外公外婆送我新衣裳,同学们送我好玩具。今天真快乐,真希望天天是我的生日。”
这是我班一个学生在生日时写的一首儿歌《生日》,诗是幼稚的,也许根本还谈不上是诗歌,但那份快乐、那份期盼,却在几行小诗中如此真切地流露出来,这不正是最朴素、最真切的童心体现吗?
无意插柳柳成阴,有心栽花花盛开。
美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克教授于六十年代末创立了科克儿童诗歌教学法,他曾说: “相信儿童能写诗,尽可能使儿童感到写诗很容易、很愉快、很兴奋。这意味着:要用思想去激发儿童寻找诗题、寻找诗歌的格式,促使儿童摆脱无用框框(拼写、语法绝对正确),赞赏他们写的诗且在随后朗诵诗歌时表扬诗里写得很好的地方,帮助儿童了解好在哪里,并鼓励儿童写更多的诗。”
写诗是自由的、轻松的,是孩子内心深处对世界生命的感悟和触动。要引导孩子有一颗“诗心”,让所有的孩子都会冷不丁地冒出几句“佳句”。
我们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语文课堂和课余生活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课上课间,不忘朗读诗,背诵诗;阅读写作,不忘玩味诗,运用诗;感悟人生,不忘联想诗、创作诗……这样激之以兴趣,着眼于游戏,让其耳濡目染,渐成良习,自然受益无穷。这些难道不正是“无意插柳柳成阴,有心栽花花盛开”吗?
“让鸟飞去吧,它一定会唱得更好。”诗人说得多好,让我们开放孩子们的视听,放飞孩子们的梦想,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养料与挥洒灵性的空间,我们就不难发现,几行小诗,便是轻盈灵动的意境,几行小诗,便是呼之欲出的童心,几行小诗,便是深厚隽永的睿思。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激情的花朵在怒放,想象的翅膀正舒展,孩子是天生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