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面额
城东小学 三(2)班 李硕
今天我和爸爸去超市买东西,我们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人民币里面只有一元、五元这些面值,没有四元、六元的钱币呢?于是我问爸爸:“为什么人民币里面没有4元、6元、8元、30元、40元这些面额呢?”爸爸让我自己好好想想。我算了一会,终于知道答案了,于是我对爸爸说:“我知道了,因为1、2、5可以组成任何其他数字。例如,4=2+2,6=5+1等等”。“为什么还有10、20这些面额呢?”我说:“有些数字太大,用1来拼的话,需要太多张数了,携带起来、数起来都不方便,所以才要那些大点的数字。”爸爸连夸我聪明,数学果真在生活里是无处不在的。
从买菜想起
城东小学 三(2)班 岑炜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微风徐徐吹来。我和妈妈去超市里买菜,一到超市里,里面到处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我们刚到一个小店铺,据说那是一位刚退休的数学老师,她最喜欢考小朋友了,于是我们就到她家买菜。一进入店铺,那奶奶看起来很和蔼可亲,并说回答出我的问题,到时事买菜就可以优惠,我炯炯有神地看着她说:“问吧”!她说:“一天,小明买了25元的排骨,比青菜贵1/2,两种菜钱的总数比一斤牛排便宜1/5,比比萨便宜3元,比萨比青菜便宜多少元?”我想了想,一直没有思绪,时间过去了五分钟,我还是没有想出来......我只好说:“我不会。”
妈妈跟我解释:小明买了25元的排骨,比青菜贵1/2,就是25*2=12.5就算出了青菜的元数,那么两种菜钱的总数比牛排便宜1/5元,就是12.5+25=37.5,37.5*5=7.5,就算出了的牛排元数,那比比萨贵3元,就是7.5+3=10.5,现在青菜12.5元,牛排7.5元,比萨10.5元,25元排骨,那比萨比青菜便宜多少元,就是12.5-10.5=2元......
奶奶看我有学会了一个本领,把优惠券给了我们,我问:“我没回答对,您为什么要给我?”“因为你学会了本领。”......
今天很快乐!
“0”的故事
城东小学 三(2)班 黄熠
“0”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不管在算式中,车牌号中,数字中,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然而你可知道,“0”是怎么来的吗?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代考古学家在一本古希腊的书里发现了一个圆圈,考古学家观察了一会儿,感觉到了问题所在,这个圆跟其它圆不一样,它是扁的,而且在它旁边,1—10的数字一字排开,考古学家想通了,原来这个奇怪的圆也是一个数,并且把它命名为零。
这位考古学家二话不说,立马来到古印度的皇宫禀告国王,国王看到这个数后勃然大怒,并说:“在我们的数字王国里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怪物”。说完,便将考古学家拉了出去,斩首了。并且将“0”永远地抹去了,可是他并不知道,其实这个“0”早就传了出去,众多古代数学家都在悄悄地使用“0”,所以,“0”就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至今为止,“0”有了很多很多的用处。
时钟与角度
城东小学 三(2)班 李津晶
今天是周日,我已经做完作业,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课外书,妈妈突然问我:“儿子,现在几点了?”我抬头看了下桌上的闹钟,大声回答:“现在是2:28分。”妈妈走过来看了一下钟面,说:“那你能告诉我现在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吗?”我愣住了:“这怎么知道呢?我只知道1:00是30度,3:00是90度,6::00是180度。2:28分怎么知道夹角的度数呢?”妈妈提醒我:“时钟一圈是多少度?那每一大格、每一小格是多少度呢?”我仔细看着钟面,突然灵机一动:“一圈是360度,一大格是360÷12=30度,一小格是30÷5=6度,原来分针每走一分钟是6度。可是还是不能算出2:28分的度数吧?”妈妈微微一笑,说:“你能看出2:28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占了多少小格吗?”我恍然大悟:“哦对!我知道了,我来数一数,现在时针在2过2小格,分针在5过3小格,那就是3+5+5+3=16格,16×6=96度,我算出来了!”我自豪地告诉妈妈答案,妈妈开心地给我鼓掌:“你真棒!”原来钟面上的角度还可以这样算啊!
同学们,你能算出2:52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度数吗?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城东小学 三(2)陈君浩
寒假里的一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数学小问题:“小红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一分钟放一个气球,她放10个气球一共用了几分钟?”我故意考考在一边的弟弟,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很快地回答:“这问题简单,10分钟啊,一分钟放一个。”说完特得意地望着我。我大笑一声,喊道:“错!”“啊,为什么是错的?”我耐心地解释着:“正确答案是9分钟,因为先放第一个气球,一分钟后放第二个气球,一直放到和9个气球,所以第9分钟后放第10个气球 。”弟弟听了似懂不懂,“哦,我有点懂了,原来这个题很容易让人上当的。”
妈妈在一旁听到了我们有趣的对话,笑着说:“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像这样的问题,比如爬楼梯、排队、坐座位……,我来考考你,妈妈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钟,那我从1楼到15楼要多少时间呢?”我拿出笔和纸,认真地做了起来:从1楼到2楼用了9秒,走到15楼也就是说走了14层,14*9=126秒。
我把答案给了妈妈,她笑着说:“不错,掌握了,会思考!”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学问!
指导老师: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