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用真爱唤醒沉睡的心灵(王红娟)
发布时间:2018-01-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红娟

用真爱唤醒沉睡的心灵

武进区城东小学    王红娟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已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将其实施到工作中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们眼里喜欢的是那些优秀的学生,可是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群体――困难生(即差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纪律涣散,人数虽然不多,确是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中的最大障碍。故转化困难生,开启其心灵之锁便成了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学困生的转化是最为困难的,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基础知识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俗话说“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习上的不同程度的障碍。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信念,逐步转变失败的心态,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真心挖掘,逐个查出学困的原因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因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因基础薄弱,有的因家教不当,有的家境贫困,有的因学校教育不当,有的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不论是哪种原因所形成的学困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自卑感极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教育和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应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其谈心、聊天等来寻找导致学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强转化。

  1.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思想品德优良,学习成绩优良。也有一些畸形的家庭如:经常吵闹的家庭、行为不端的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家庭、重利轻才的家庭、留守孩子家庭。这些家庭环境中走出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过激、自大、自私的心理或行为,不合群,不体贴人,不易完成学业,以至沦为学困生。

  2.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电脑逐步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学生经不住诱惑,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交友,同时社会上存在的赌博等陋习,它们都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结果导致孩子的学习目标落后,动力缺失,成为学困生;另一方面,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有的大学生生活比不上半文盲,有的文盲照样发财致富,教书的不如杀猪的……于是逐渐产生了物质至上的唯金钱观,学习积极性下降以至沦为学困生。

  3.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困生的产生和当前的教育方式及教师也有很大关系,一是学校资源短缺导致大班额的出现是产生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学校和教师片面注重成绩,教育方法不当。像教师随意指责、挖苦、讽刺学生,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便以不学习、不完成作业来表示抗议,长此以往沦为学困生。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法不当,自制力差。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因父母过分溺爱,意志不坚,恒心不足,常常无法抵制外界诱惑自己减弱了甚至失去了进行学习的动力,上课不认真,课后抄袭作业。逐渐沦为学困生。

  二、对症下药,用真爱唤醒沉睡的心灵

  俗话说:“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查出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实施学困生的转化。转化学困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人文关怀,真爱付出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

  1.多给学困生一点爱心

  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多奉献爱心,才能沟通与学生的感情,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成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有责任的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同时,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在学习上多关心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爱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如此爱自己,自己一定要用功学习,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自己的爱,学困生就会逐渐摆脱学困的境地。

  2.多给学困生一点信心

  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首先,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其次,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在此过程中老师的表扬非常重要,优秀的学生已经听惯了老师对自己的称赞,可那些学困生却很少能得到老师的称赞,他们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老师对自己的认同。老师的一句称赞可以使这些孩子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慢慢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不再自暴自弃,从而摆脱学困的境地。

  3.多给自己一点恒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成为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打持久战,这就需要教师的恒心,要知难而进,而不是知难而退。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要循循善诱;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更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在思想上,教师更应该明白学困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学生的思想是一个积极与消极的结合体,消极因素一旦占了上风,那么就会做出不良的行为。因此在思想上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激活积极因素,抵抑消极因素。使其思想上向积极方面发展,树立转化的信心,从而摆脱学困的境地。

  总之,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的明天,学困生的转化刻不容缓。作为教师需要懂得心灵教育的艺术,用阳光般的爱温暖他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爱是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让我们一起用真爱去触动学困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打开学困生锈蚀的心灵之锁,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