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了,孩子们迎来了“夏打盹”的时间——午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在午饭后休息一会儿,这并不是我们懒散,而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而午睡恰恰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不过,对孩子来说,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瘦瘦小小的凡凡是一个让人喜欢让人疼的孩子:总爱抚摸人亲近人的凡凡很让人疼爱,可是午睡时总爱扭来扭曲、动手动脚的凡凡却让人很头疼。怎样才能让他静下心来午睡?我批评过他的悉悉索索,也趁机表扬过他的安静片刻,但是效果都不长久。唉!很是头疼啊!
一天午睡,看着凡凡又在翻来覆去的折腾,我轻声提醒了一下,他的动静变小了,我放心的低头批作业。不一会儿,鞋子的踢踏声又传进了我的耳朵,顺着声音看去,又是凡凡,走下位子,我来到他身边,敲了敲他的桌子,小家伙立刻吓得一动不敢动。我以为有了效果,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就又坐回了位子。哐当一声巨响,文具盒落地的声音吵动了一大片孩子,睡着的、没睡着的,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我也被吓了一跳,抬头一看,还是凡凡,我心里的火顿时就冒了三丈高,张嘴就想批评他。可是转念一想,这一批评,可要把还在睡着的孩子吵醒了。于是到嘴的责骂被我咽了下去,“没事,捡起来,继续睡,其他小朋友也继续睡。”
我走到凡凡身边,帮他收拾好散落的文具。轻轻地对他说:“你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蒋老师不想再提醒你第四次了,你能做到好好睡觉吗?”“可以……”小小的声音不是很确定,但小小的身板已经趴了下去。
这时我想起了那年跟着一个老教师带一年级的孩子们夏令营的事:也是午后休息的时间,几个刚刚幼升小的孩子怎么着都不肯安稳地睡觉。于是那位老教师凑到我耳边轻轻对我说:“你去搬张板凳坐到某某的旁边,轻轻拍拍他的背,他肯定能静下来。”说着那位老师坐到了一个孩子的旁边,轻轻地拍着他的背。于是我将信将疑地照做了。没曾想到,这一小小的动作居然这么管用,一直没有停歇的孩子居然真的安静了下来。不知道当时的这招现在是否还管用,但不试怎么知道。于是我也轻轻地抚上了凡凡的背。刚碰到他,他抬头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朝他比了一个继续睡的动作,他又趴回了桌面。我的手继续轻轻拍着,我明显感觉他在我手下变得越来安静,不知过了多久,小鼻子里终于有了重重了鼻息声。小家伙居然睡着了。
现在想来,有些孩子对午睡的排斥也是有原因的。孩子们本身就比较好动,而且趴在桌上睡觉的感觉并不是特别舒服,孩子容易缺少安全感,所以轻拍孩子睡觉,是与孩子之间表达亲密感情的一种方式,孩子有了安全感,心理压力减轻,就有助于睡眠。而且一定频率的震动会使人产生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在疲劳的时候,一定频率的震动会使人很快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