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一开始就拼命刮,企图一下子把行人的大衣掀掉,哪知道,风越刮,天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不同,它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热得受不了,最后就脱下了大衣。结果是逞强好胜的北风却输给了温文尔雅的南风。这则寓言给了我太多的启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得讲究方法。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像南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二节课是我的语文课,课堂刚开始,同学们都很积极,眼神追随着老师,举手回答问题。可有一个女生从上课开始就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我特意递过去几个眼神,她没有发觉;我故意在讲课过程中停了几秒,以至于大部分同学都惊讶地望着我,以为我忘词了,可是那个女生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课堂上的情况一无所知。
按常规,我可以让她站起来,询问她在想什么,甚至可以批评她听课不专心。可这样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课堂和谐的气氛。而对方又是个女生,面子薄,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她,怕伤害她的自尊,激发她的逆反心理。可放之任之不管,显然不行。组织好课堂教学,确保每一位同学认真听课是作为教师的职责。
这时,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让全班同学都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教室里立马安静下来,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我轻轻地走到那位同学的课桌前,俯下身子,故意用欣赏的语气大声说:“哇,你默读真认真啊!”她脸瞬间通红,不知所措。
为了缓解她的心里压力,我边退回讲台边一语双关:“认真默读是好的,但也要记得拿起你的笔,不动笔墨……”“不读书。”一个同学快声附和道。全班同学都笑了,课堂气氛立刻轻松起来,她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迅速坐直了身体,认真听起课来。
其实,在这件事上,我的处理方式没有什么特别,只是给了这名学生一层遮羞的“纱布”,它挡住的不只是那时那刻的窘态也维护了她极其脆弱的自尊心。学生的心理很脆弱,承受能力有限。在学生无意犯错之际,教师的责备无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为什么有的学生对有些老师怀有敌意?或许就是某个老师不经意的撕毁了他们的“面子”,他们可能觉得这个老师“不够朋友”,甚至认为老师不爱他们。这样下去,他们只会对这个老师敬而远之,甚至因此不喜欢这门功课。教师如果意识到学生的面子很重要,并且去保护它,在他们需要时给他们面子,而这个面子,不仅给了学生一些空间,也给了老师处理事情的弹性空间。师生之间,因为有了这些空间,多了几分融洽,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心里有他,爱他,在这样爱的氛围下许多事情解决起来也变得容易了很多。
从那以后,我感觉她变了,期中考试后,一位任课老师课间的时候地对我我:朱老师,你班的小青变化真的很大啊,上课好好听讲了,还积极回答问题呢,这孩子美术成绩突出,以后会很棒的!过了几天的周末,她的父母也打电话给说:朱老师,我的孩子最近回家懂事多了,昨天还帮我洗脚呢,她说她有一个很好的班主任,使她懂得了许多事情呢,谢谢您了!
一位名人说过,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有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在我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绽放光芒。对每一个孩子都应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呵护。时时提醒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去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用自己和颜悦色,用亲切的目光,用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学生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成为有期望的人。
有人说班主任苦,班主任累,班主任就是学生的保姆!而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有苦和累,更多的是快乐和感动!我给予的仅仅是一缕春风,孩子们回报我的却是整个春天,感谢我的班级,感谢我的学生们!只有充满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我也收获了学生们满满的爱。
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我愿播下平凡的点滴,收获孩子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