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凝聚力可以理解成士气,是团队成员对某一团队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团队的一员并协助实现团队目标的一种态度,换言之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文化,是维系团队存在的最基本的力量。对学校而言,是指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围绕着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精诚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工作氛围。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
一、共同的目标是培养团队凝聚力的动力
认同学校办学目标,对学校重大事件与原则性问题,有着共同的认识与评价,教职工与学校整体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基本一致。
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培养团队凝聚力的保障
建立健全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一所学校管理首要追求的目标,是团队管理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凝聚力很强的团队。
三、优秀的管理队伍是培养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年级组管理,实际上是把学校划分为几个子单位,也可以说是成立了几个平行的专业性管理小组,是一个存在于独特情境中的管理实体。年级组可以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凸显本年级管理和发展特色。这实际上是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群众性的基层管理机构,实施教师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通过教师的参与管理,使学校成为不断改进的中心,校长更多的是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设计者、决策者、促进者,学校行政处室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变成年级组管理的监督者、指导者、服务者,从而大大缩短了学校应答学生、家长等直接要求的时间,能够在第一时间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的疑难;大大提高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同时使教师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凝聚力,提高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努力满足教职工的发展需要是团队凝聚力的基础
教职工的个体行为由于得到团队的支持而进一步强化。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团队对成员有鼓舞、促进、激发的作用,这是团队的一项重要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员在团队中与其他成员一起工作时,即使他们之间互不沟通,但由于团队的其他成员在场,无形中减轻甚而消除了单调感,激发了工作动机,使工作效率获得提高。此外,团队各成员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团结一致,能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得到加强与提高,并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发扬,进一步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与发展。
教职工均感到自己是学校团队的一员,得到团队的认同、悦纳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队能给自己情感上的依靠。有了这种情感,教职工个体就会积极执行学校整体团队的要求与准则,自觉维护团队利益,与其他成员发生共鸣,表现出共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和所属团队的特点。
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学校的全体师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较大的磁场,从而使团队具备较强的向心力、凝聚力。 今后无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要有责任感,要勇于承担。要察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和不足,要学会感恩,虚心接收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