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便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好学,越学越好。置身于充满情趣的课堂,学生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师生间不仅在知识内容上有沟通,而且情感共鸣,学生就会思维活跃,认知的需要也会随之高涨,很容易达到教学预期目标。
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语文的学习活动之中;运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注重置学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要“溶情”。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欣赏、感悟语文。比如,在讲授李白《静夜思》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播放《静夜思》改编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学习,使自己的情趣变得更高雅,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