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二年级上册第19课 绿色的和灰色的
发布时间:2017-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文霞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文中六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故事大概情节,体会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 通过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翠鸟的热心、善良,学习小兔子的聪明、机智,领悟生活的大智慧。

重难点分析:

l 识字教学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要坚持将识字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本课生字“张、起、送”比较难写,教学中要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再通过重点范写指导,强调汉字的书写规律。

l 课文中没有一句对话,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表演头饰,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出示故事场景。

教师谈话,创设情境:这是一片绿色的森林,绿色的森林里有一片绿色的草地,在绿色的草地上有一条绿色的、清清的小溪,就是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曾经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 板书课题:绿色的和灰色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课件,提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读文。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断句。

2.在文中画出课后生字,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二)小组成员交流读书收获。

1.与同学对读、轮读课文,互相评价,纠正错处。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出示生字卡片,抢读。

(三)班内检查读书效果。

1.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指名读、小组齐读。

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生字,多种方法认读,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秘密”两个字的字形。

3.课件出示识字游戏,巩固识字效果:每一只小白兔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字,看谁能读对。

 三、复述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大概情节。

(一)想一想: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说一说:

先在小组里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再在班里展示,听者评价。

(三)议一议:

听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一)教师引导: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有许多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读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

(二)引导交流,指导朗读。

预设:

1.喜欢小白兔聪明、善于动脑筋。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从“轻手轻脚、头上顶着一张张绿色的棕榈”等词句想象小兔们头顶棕榈叶骗过狐狸的画面,体会小兔子的聪明、机智。

指导朗读第四小节,引发思考:想一想怎样读好这一小节,指导学生“轻手轻脚”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穿过了森林,穿过了草地,穿过了哗哗的小溪”则要读出小兔们躲过狐狸的喜悦之情。

2.喜欢翠鸟的善良、热心。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引导想象翠鸟会怎样向小兔们报告秘密。同桌表演练习,再现画面。

3. 提出问题:故事中还有谁,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它?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贪心、愚蠢、可笑。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失望、无奈的样子,读好最后两小节课文。

(三)出示配乐朗读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启发明理: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教师小结。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出示课件,先在小组分好角色,演一演,再在班里展示,师生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课件,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占格位置;想一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二)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向:与“问”对比记忆。

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长”的最后一笔捺写得长一些,但不要低于“竖提”。

送:注意走之旁的写法,“横折折撇” 第一折是方折,而后面的折撇要写得自然圆转;最后一笔平捺“一波三折”,起笔处较平较短,右下行笔时笔画较直,至捺脚处停笔,然后微向右上方快速提笔,不要让捺尾明显向右上翘起。

气:引导学生观察范字,强调最后一笔“横折斜钩”的起笔和运笔走势,要把这个字写平稳。

(三)学生描红,练写。

(四)与同桌交换作品,相互欣赏,提出改进的建议,再练,再提高。

五、作业。

课下搜集、阅读童话故事,准备在班里的读书交流会上讲给同学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