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中的“生动”
一年复一年,今年是我教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二个年头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都是一群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都有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都充满着好奇。在这学期我跟新小朋友们也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相处,在这期间,发现我也收获了许多......
在教学1~5数字时,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字的书写,我要求学生天天坚持把每个数字写三行,不仅如此还要求字迹要端正,每个数字都要顶格,找准每个数字在日格中的点。对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这些要求非常的高,并且还枯燥无味,那几个阿拉伯数字要天天练写,确实是一件很烦琐的事。
有一天,我们班的一个叫吴东晨的小朋友,作业没有交,当我问起他时也不吭声,后来发现在他的作业本上每个数字只写了一行,问他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时,起初他不愿讲,后来有位小朋友告诉我是因为他都会写,没必要写那么多。当我看了他写的字后,的确他会写,但是字迹邋遢,格式也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作为教师,是否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方法改一改,适时调整写数的方法呢?
过了几天,我进行了如下的作业设计:“同学们,看一看哪些小朋友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书写,老师就奖励他一个贴花,比一比谁拿的多?”第二天的作业设计成:“同学们写写自己最喜欢的数字宝宝,和同桌比比谁写得最规范。”还没等我把题目读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在作业本里写,兴致很高,有的学生端端正正写完后,迫不及待的让老师去欣赏他的作品。
从那以后,数学作业不在是纯粹的做题,我会每天设计一个有趣的比赛,再也没有出现不做作业的现象了,而且也能高要求的完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兴趣十足,思维也越来越开阔。
其实,“枯燥”与“生动”之间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对学生来说,熟悉的情景和亲身的体验,他们都喜欢,都充满好奇,都有乐学、好学的愿望。我愿用最美妙的音符与孩子一起成长,让数学教学青春永驻!
城东小学 景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