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教案——《一起来唱歌》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唱歌的兴趣,体验集体合唱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2. 能力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简单歌曲,模仿基本节奏,尝试肢体动作配合。
3. 知识目标:认识音高“do re mi”的简单概念,感知2/4拍节奏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的起伏。
• 难点:协调呼吸与咬字,初步感知音高变化。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歌曲《一起来唱歌》音频、动画版“音高阶梯”视频。
• 教具:彩色音符卡片(do/re/mi)、节奏棒(或筷子)、动物头饰(小鸟/青蛙)。
• 场地布置:教室分成“音符区”“节奏区”,地垫标示座位。
四、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5分钟)
• 情境创设:
“今天,森林音乐会要开始啦!小鸟用‘叽叽’唱歌,青蛙用‘呱呱’打拍子,我们也来加入吧!”
• 声音模仿:
播放小鸟和青蛙的叫声,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如拍手模仿翅膀扇动),引出课题《一起来唱歌》。
2. 新授与体验(20分钟)
• 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用拍手或跺脚感受2/4拍“强弱”规律,提问:“哪一句让你最想跳舞?”
• 歌词学习:
分句教唱,用“小火车开动”(手势划旋律线)辅助音高记忆,重点练习“啦”字的长音保持。
• 节奏游戏:
分发节奏棒,分组练习“× × | ×× ×”节奏型(如“唱 歌 | 一起 来”),用“沙锤摇—停—摇”强化强弱对比。
3. 综合表演(15分钟)
• 角色扮演:
学生佩戴动物头饰,分两组:
• 小鸟组:用轻柔声音唱高音部分,搭配挥动手臂动作。
• 青蛙组:用稍重声音唱低音部分,配合蹲跳节奏。
• 集体合唱:
教师指挥,两组交替演唱,加入“音符卡片传递”游戏:随机举起“do/re/mi”卡片,学生快速唱出对应音高。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情感升华:
“唱歌就像和好朋友聊天,大声小声都可以,只要开心就行!”
• 创意作业:
回家教爸爸妈妈唱这首歌,并创编一个新动作。
五、板书设计
(黑板左侧画音符简笔画,右侧写)
《一起来唱歌》
节奏:× ×(小鸟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