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篇
引导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来源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压力,避免过度压力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1、认识挫折和压力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 心理学上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 情绪反应 ,会给人带来 实质性 伤害,表现为失望 痛苦 沮丧不安等。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stress)是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原意是痛苦。现在有“紧张、压力、强调”等意思,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早已被公认。
2、挫折和压力在生活中的例子。
(1)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知识点,出现学不会的情况。
(2)孩子和他人相处过程中遇到被起绰号的情况,他感觉不被他人尊重,产生了挫败感。
3、挫折和压力对小学生的危害。
①心理方面
A、产生消极的情绪。孩子压力过大,他的情绪就会不稳定,容易激动,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闷闷不乐的现象,并且孩子越是压力大,他的自制力就越差,越来越懒惰,变得特别易怒。
B、变得异常敏感。可能家长不知道,孩子压力过大,他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变得非常敏感,可能别人无意的一句话,让他变得焦躁不安或者无法容忍,经常性的处在一个焦灼的情绪当中。
C、走向极端。孩子压力过大,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非常“暴力”的行为,例如伤害他人、自残、轻生等,因为孩子此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他来说,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了。
②生理方面
A、影响生长发育。孩子压力过大,会对他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为孩子长时间的处在一个焦虑的状态当中,久而久之他的内分泌功能就会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受限,所以孩子的身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B、影响自身免疫力。孩子的压力多大,孩子的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而情绪和免疫系统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会导致孩子出现免疫力低下,孩子会有四肢乏力、腰酸腿痛、精神倦态、失眠多梦等现象。
(二)实践篇
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心理游戏、团队合作任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挫折和压力,并学会如何调整心态、应对挫折和压力。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三)技能篇
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抗压技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应对压力。
(四)情感篇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心理辅导、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