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当文字遇见童心: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奇妙之旅(庄如梅)
发布时间:2025-03-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当文字遇见童心: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奇妙之旅

在四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始终相信,每一篇课文都是打开孩子心灵世界的一扇窗。上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我深刻体会到,引导学生与文字对话,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奇妙之旅。

课前,我收集了钱塘江大潮的高清视频和动态图片,当潮水汹涌澎湃的画面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时,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惊叹声此起彼伏。我趁机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潮水,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气势磅礴”“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一个个精彩的词汇从孩子们口中迸发。我笑着点头,顺势引入课文:“作家赵宗成笔下的钱塘江大潮,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感受他眼中的奇观。”

在研读课文时,我摒弃了传统逐句分析的方式,鼓励孩子们自主圈画出描写潮水声音和形态变化的语句。小李同学指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说:“老师,我仿佛真的听到了远处的闷雷声!” 我抓住契机引导:“那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声音和形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大家试着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教室里安静下来,孩子们沉浸在文字构建的情境中,有的轻轻晃动身体模仿潮水涌动,有的皱着眉头认真思考。

课后,我布置了创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呈现你心中的钱塘江大潮。第二天,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让我眼前一亮。小张同学用深浅不同的蓝色水彩表现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还在画面旁配上了自己创作的小诗:“潮声起,如雷响,白浪翻滚向岸旁。观奇景,心激荡,钱塘大潮美名扬。” 看着这些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作品,我明白,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文字就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次阅读教学的尝试,也让我更加坚定,在语文教学中,要做一个引路人,带领孩子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让童心与文字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搭建表达阶梯:四年级写作教学的探索之路

四年级的作文教学,常常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学生们抱怨 “没什么可写”,老师批改作文时也常常为内容空洞、语言平淡而苦恼。经过不断尝试,我发现,为学生搭建表达的阶梯,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是打开写作之门的关键钥匙。

一次作文课,我带来了一个精美的盒子,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我神秘地说:“盒子里装着一个有趣的东西,大家猜猜是什么?” 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猜是玩具,有的猜是小动物,答案五花八门。我笑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咦?” 孩子们发出疑惑的声音。我拿起鹅卵石,说道:“别小看这块石头,它可有自己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发挥想象,给它编一个奇妙的故事。”

起初,孩子们还有些无从下手,我便引导他们从石头的外形、颜色入手:“看看这块石头,它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如果它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 慢慢地,教室里响起了笔尖在纸上沙沙的声音。小杨同学写道:“我是一块来自深山的鹅卵石,每天听着溪水唱歌,和小鱼小虾做游戏。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把我捡走,带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故事充满童趣,情节生动。

除了激发想象,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我在班级设立了 “生活观察角”,鼓励孩子们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有位同学记录了下雨天蚂蚁搬家的过程,把蚂蚁们分工合作的情景描写得细致入微;还有同学写下了和父母一起包饺子的温馨场景,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亲情。在作文讲评课上,我会选取优秀片段进行展示,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愈发高涨。

现在,走进我们的教室,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专注写作的身影。他们不再害怕作文,而是享受用文字表达的快乐。我知道,这一路的探索,让我找到了帮助学生跨越写作障碍的方法,未来,我还要继续搭建更多的阶梯,陪伴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