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学为中心视域下“教学评一体”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章瑞华)
发布时间:2025-04-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章瑞华

当前,“学为中心”的理念正日益受到重视。探索学为中心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的构建与实践,采用多维度策略和动态调整过程的方式,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学为中心”理念引领,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体系

我们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评价与教学同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如在讲授二年级数学的“时分秒”中,教师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如询问学生起床、吃饭、上学等日常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展示钟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上的指针移动情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过程。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时、分、秒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钟表模型,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时分秒的运动规律。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运用多维度策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在学为中心视域下,我们致力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讲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多维度策略,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实现。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让学生直观感知周长的概念,并在学生回答有关周长的问题后,引导学生用绳子沿着纸片的边缘围一圈,再拉直测量长度,从而得出周长的准确定义。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回答,还及时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为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学生使用尺子、绳子等工具测量课桌上各种形状物体的周长并记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测量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体验,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三、通过动态调整优化,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实效

在学为中心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强调过程的动态调整与优化,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教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乘法时,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小数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详细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在例题讲解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及时给予评价,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还设计了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小数乘法的运算题目,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于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并引导他们重新计算,直到得出正确答案。对于运算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则鼓励他们多加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多维度评估,验证教学评一体化效果

在学为中心视域下,我们致力于通过多维度评估来验证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教师在讲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和平移”时,通过展示各种轴对称和平移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这两种图形变换的特点;设计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工具制作轴对称和平移的图形以加深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互评;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解释创作思路和图形变换的过程,其他小组根据展示内容进行评价。

为更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教师还设计了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课后作业包括完成轴对称和平移图形的练习题,以及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单元测试则涵盖了轴对称和平移的所有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这两种图形变换的掌握程度。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学为中心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且有助于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