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照路,爱翼护航
大家好!今天,我想以班主任的身份,分享我在育人路上的思考与实践。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既要站在育人全局的高度引领方向,也要俯下身来做学生身边的温暖陪伴者。下面,我将通过三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理念。
第一个故事:茧鸟破云记——予特殊之翼以晴空
小C是我班上一名特殊的孩子。记得开学第一天,课堂上,他就扰乱教学秩序,动不动就跟老师发脾气。与家长沟通,家长也不管。我先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发现这孩子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喜欢插嘴,不分任何场合,而且脾气特差,一不顺心就犟在那里了,谁劝都没有用,说多了还会跟你吵架。我还发现他平时很爱帮老师做事,每天都会帮低年级的学生推餐车,特别热心。所以我总是借机让他帮我跑腿,每次还都要大会小会表扬他。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他慢慢开始有点改善了。
毕业册里他留下的画像至今珍藏:戴眼镜的老师牵着小鸟飞越乌云,配文是歪歪扭扭的 "您让我相信,受伤的翅膀也能飞"。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从不是悬挂在讲台的标语,而是弯下腰为孩子系好鞋带时,指尖传递的温度。
第二个故事:岗位生花录——让每个身影都有星光
小宇是个让人很头大的孩子。脾气很差,动不动就跟别人打架。我经常开玩笑说他就是一个炸药包,一点就着。这样的孩子成绩也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门门功课都很差。成绩差了他就更不想学习,随便谁的话都不听。跟家长联系了多次,效果不是很理想。他妈妈说:“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让他自生自灭吧!”连家长都放弃的孩子,他自己也完全摆烂了。这样肯定不行,正好我准备重新排一个值日表,灯长这个职务就派给小宇了。当我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小宇愣了。我告诉他班长是负责班级管理,灯长就是负责电灯的管理。这个灯长可是很重要的,要是没有做好,班级就会扣分,要是做好了就是为班级争光。听了我的话,明显感觉小宇很得意。晚上就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他妈妈不可置信。毕竟她觉得小宇连做组长都不可能。我告诉家长这可是是很重要的工作,交给别的同学我都不放心,好好鼓励孩子。现在是小干部了,要以身作则,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哦。自从小宇做了灯长之后,教室的灯我就不用操心了,再也没有无人灯的情况了。而且他的脾气也收敛了不少,毕竟大小也是个小干部,也不好意思动不动就发脾气了。小宇妈妈每次跟我交流的时候都说,孩子变化很大,懂得体谅大人了。
我喜欢在班级里给孩子们设置各种岗位,从常规的班长,课代表,学习委员,组长到图书管理员,窗台台长,护花使者,灯长等。给每个孩子都“委以重任”,这样孩子才会找到在班级中的存在感,才会有主人翁意识。我要让他们知道,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老师最喜欢的。因为一个班级永远只有一个“第一”,成绩不好的孩子也一样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应该被成绩单所埋没。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利用,让所有孩子都觉得被重视。
第三个故事:树洞听风语——在烦恼中接住成长的重量
小D是班里的学霸,但我发现她最近总是紧锁眉头,作业质量也明显下降。一次课后,她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老师,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爸爸妈妈只看成绩,同学都说我装清高,我真的好孤独。”
当晚,我以“朋友”的身份给她回了一封长信,让她接纳情绪,累了就停下来歇歇,然后我们制定一个‘减压计划’。
这件事给了我启发,于是我们教室有了 "树洞时间":扎羊角辫的女孩会用一封短信告诉我悄悄说担心父母离婚,总穿旧校服的男孩坦言想当厨师却被父亲责骂。当我蹲下身接过他们揉皱的画纸,当作业本里夹着的 "悄悄话" 从 "老师我怕" 变成 "老师我想",我终于懂得教育的真谛:是握着孩子颤抖的小手穿越迷茫,是用自己的肩膀为他们搭建眺望未来的台阶。”
作为教育者,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要俯下身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倾诉的出口。当我们用共情的耳朵倾听,用理解的心灵回应,教育就有了穿透壁垒的力量。
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形形色色的管理难题。此时,除了秉持踏实肯干的态度埋头攻坚,更需要灵活运用多元巧思与创新策略,以智慧为钥匙打开问题解决的新路径。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我们要守护好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用雅思贝尔的话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愿我们都能在双重角色中保持初心,既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也做他们青春岁月里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