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数与运算一致性的教学理解
发布时间:2025-05-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进行了整合,对数与运算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深对数概念的一致性、运算意义的关联性、数与运算的整体性、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运算规律的共通性的教学理解,将有助于教师把握新课标精神,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一致性,促进学生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更为整体而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下面我就来说说,六年级的计算教学中,数与运算一致性的体现。

在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3/10×3可以看作是3个1/10×3=3×3个1/10,也就是9个1/10,是9/10。回顾乘法运算的学习经历,通过比较,发现不管是二年级学习的一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学习的整十数乘一位数,五年级学习的小数乘一位数,还是今天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乘法运算的实质其实都是计数单位的个数的累加,也就是几个计数单位乘几就等于几乘几个计数单位。

到了第二课时,分数乘分数,第一个例题先教学的是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例题要求1/21/4是多少,通过几何直观,找到1/2,就是图上红色阴影部分,再找到1/21/4,一目了然,就是把1/2平均分成4份,求其中的一份,就是图上黄色阴影部分,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2×4份,一份是1/8。再到一般情况,从2/3×1/5=2/152/3×4/5=8/15,依旧先借助几何直观,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不难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的积做新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做新分母。在直观的操作中,在抽象的算式的推理中,孩子们逐步认识到,分母乘分母,产生的是新的分数单位,分子乘分子得到分数单位的个数。

我们就是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算式,在推理中感悟分数乘分数是这样的,我们回头看整数,小数,分数道理是一样的。

这样的一种感悟,正是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当中所获得的,那么在直观的操作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呢?课堂里让学生自己命题,小组讨论,在教学之初,不要求约分,不约分是为了寻求算理的路径,要让它充实,要让他有话可说,推理的过程很重要,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慢下来,注重推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运算中,孩子们再回过头去,看分数乘整数,整数不也是一分之几的分数吗?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来概括他们的法则,沟通不同样态的分数乘法之间的关联。

所有的运算都是单位的操作,大道至简,最终要回答的是:单位是谁?有几个?由此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经过探索,推理,孩子们获得了数的运算即单位个数的运算,分母乘分母产生新单位,分子乘分子产生单位的个数,感悟到计数单位,理解数的运算就是“单位个数的运算”,感悟分数意义和分数运算的一致性,关联性以及它们的整体结构,如果分数的概念不能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分数的意义,那么到了分数的运算,它就差了半口气,所以知识是相关的,相连的,由此也看到了数与运算的紧密相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