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读《新课程关键词》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5-06-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谭萧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的漫漫长路上,我始终在探寻如何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给学生带来更优质、更贴合时代需求的语文课堂。《新课程关键词》这本书,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在新课程改革的海洋中指引方向。

这本书对新课程改革中的诸多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度剖析,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法,从评价体系到课程资源开发,每一个关键词都蕴含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书中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阐述,对我触动极大。以往,我的课堂教学有时会陷入传统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读了这本书后,我意识到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围绕课文主题交流讨论,碰撞思维火花;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生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小组内分享交流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这样远比我单方面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诗词的感悟。

“课程评价”相关内容也为我打开了新思路。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养。书中介绍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让我明白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积累量等多个维度评价学生,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像设置阅读记录卡,记录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长、好词好句积累情况,定期进行展示评价,以此激励学生持续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新课程关键词》为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它让我明白,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唯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才能让自己的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的成长铺就坚实的道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书中所学积极运用到实践里,努力打造更具活力与深度的小学语文课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