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向下生根 向上生长(四)
发布时间:2024-12-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人们常说“当我们把学过的东西还给老师时,剩下的东西就是你真正学到的”,我也时常思考,我教给孩子们的东西,走出课堂,脱离试卷之后,还剩下什么价值。从表面看,数学知识好似在生活中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尤其是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人工智能“工具”也层出不穷的时代。但我坚持认为,数学是极其有用的,其价值不在于那些定义与公式,而在于数学的所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与此书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数学的有用有一个前提:通过学习数学建立了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大概念。

     诚然,这种“建立大概念”的说法是抽象的,就好像过去的几次课程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老师们都能说出其涵义,列出其实行的诸多方法。但其实深究起来,没有多少人真正深入理解了,更不要说行之有效地落地到教学实践中去了。此书最让我获益的,还是其对大概念教学的深入阐述,由此出发再去阅读大概念教学的设计要点与学习过程,能够对其提出的教学方法有更好的理解,也读出更能读出其“新意”,让单元教学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作者在介绍单元结构模板时,也采用了十分形象生动的表述方式,例如望远镜思维、放大镜思维。望远镜思维告诉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注重单元与单元的关联、单元与学科的关联、单元跨学科的关联以及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做到既有单元之“形”,更有单元之“神”。这些概念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但作者的阐述让我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也再一次提醒了陷入日常教学,专注于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而忘记跳出现有框架,将视角打开的我。放大镜思维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被不断深入挖掘,探索其背后的数学本质,我也认为,这样的探索,正如先贤们付出毕生所追求的,能更好地锻炼数理思维能力,也能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运用到生活中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结合作者提供的具体例子与思维导图、表格的辅助,这两种看似抽象、高深、理论的思维模式也更加贴合现实情况,让人有将其付诸实践的勇气与能力。

      “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既具操作性又富实效的路径,丰富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使数学知识与学科素养之间原本朦胧抽象的、微弱的连接,变成了清晰而又具体的、更强的连接。他也使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抓手,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知识技能”的路径设计教学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的策略。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大概念,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