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向下生根 向上生长(二)
发布时间:2024-10-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如何以学业质量标准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设计?现在的语文课程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则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那教学活动是否指向并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如何来衡量呢?这就需要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在语文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评价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的得失,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那如何让教学设计体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呢?首先,“以终为始”设目标。在教学设计时,先确立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经过学习后会学会什么,形成可视化的教学目标。现在统编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一个个教学目标,但是要通过课文特点,将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第二,“情景融合”设活动。学生最终的语文学习是要应用实践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我们要将目标内容情景化,,可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语境。第三,学习要“梯度递进”。所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阶段学习的终点,起点是学生现有的经验水平,学习结果高于起点,就是有效、深入的学习。最后,预设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是否实现,需要有科学化、可视化、可操作的评价量表。通过观察学生表现,搜集评价证据,来评价学习成果的成效。

     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的反思逻辑。一般教师的教学反思大多在“观课、评课”,主要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而现在应该要聚焦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这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帮助更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