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点亮属于我的那一束光
发布时间:2024-10-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文茜

2021年秋,我踏上了教师这一岗位,一晃神这已经是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四年的辛勤耕耘,四年的默默守望,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平凡的我,虽没有高山之德,却有颗春泥之心;虽没有大智慧,却也有小梦想。我始终想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在教育事业中有一点属于自己的光。

我常常问自己:在我自己教育的道路上,我该怎么做?

我不禁想起了我刚上班的那一年。二十几岁的我心高气傲,大学一毕业就站上了讲台。总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却忽视了他们的成长经历。

班上有一位学生,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高兴。可是他常常做出一些让我不高兴的事情:上课说话、和同学闹矛盾、不写作业……这些行为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因此,他的成绩也是不太好。想和他家长沟题,却始终见不到人影。

在一个周一的早晨,双休日的作业全班就他一个没写,于是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可这次他和往常不同,他头垂着,默默流起眼泪,他说了一句我至今难以忘记的话:“老师,不是我故意不写作业的,这个星期我爸爸结婚,我在家里帮忙,没有时间写的。”

一瞬间,我愣住了。责怪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心疼孩子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为什么我总把成绩放在第一位?为什么我没能早点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给他送去温暖和关怀呢?我缓和语气对他说道:“对不起,老师不应该责怪你的。以后有什么事情没人解决的话来找老师,别怕,有老师在呢!”他一下子抬起头,紧绷的身体慢慢地放松下来,对着我笑了。

从那以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没事的时候和我唠唠日常,脸上也开始洋溢起快乐的笑容。透过他充满光亮的眼眸里,恍惚间,史铁生十八岁时发射的那枚子弹正中我的眉心,这不是我的青春,这是我们的青春。

我从学生走来,又走到学生中去。当我还是学生时,老师是我生命里的光,引导着我前行。当我成为老师时,学生成为了我的光,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光荣与希望。这一次,我也想成为光,为孩子们的成长举起一把火炬,为梦想的远航撑起一盏明灯。

教育没有技巧,其奥秘就是关爱学生。我不再一味地要求学习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孩子,做他们的倾听者,做他们的引路人。

后来,我也时常出现在孩子们的日记里。有一位孩子这样写道:“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炸鸡腿掉地上了。许老师看见后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又给我拿了一个鸡腿,她是我遇见最好的老师。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忍俊不禁。师者,以爱育人,润物无声。

我欣喜于整天徜徉于孩子之间,望着一张张童真的笑脸,听着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前段时间,之前教过的孩子给我发了一篇他新写的作文。

作文有一句话让我热泪盈眶:老师,虽然您不再教我了。但教学相长,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您一起度过,我会一直记住您的话语和微笑。即使不一定再相见,但我希望您能永远记得我。           

正如高尔基先生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身边的孩子们总让我感受到教育意义的显性化。即使成为不了他们的太阳,也想为他们送上三分温暖。

那天,我从办公室的窗口向外眺望。阳光洒在操场上露出一高一低两个影子。低的是教学楼的影子,高的是孩子们的未来。我想:我找到了属于我的那一束光。

此时此刻,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去追随着那束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