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师的主角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主角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仅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主角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在,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能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先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主角,转变为不仅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主角。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供给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所以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新课标让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是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而开展,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身体力行,亲历体验。本案例中,教师在让学生读了凡卡的信后,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再进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后又问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么等等,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先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再带着这种体验走入文本。整个过程,教师旨在进取的引导,担任的是合作者引导者的新主角,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说感受,谈体验,参与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效率必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