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做精神灿烂的教师
发布时间:2024-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梦娜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在篇首语说道:教师,精神灿烂的人。教师精神灿烂,不是黯淡无光的,而要活出灿烂与情怀。师德是教师修正自己的尺度,师德让自己的教师生命更自觉,让自己的课堂更灵动,升格为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铸魂育人,教师首先铸自己的魂,育人首先育己。
一、师德彰显教师的精神和灵魂
    师德是教师第一要务,拥有师德教师不觉得被职业所累,因为他的精神是丰富的,他能在每天崭新的阳光里弹奏出新鲜的乐曲。作为教师,要自觉淡化物质生活,追求价值的深刻,用专业的视角和行动不断升级自己的教师使命。

“燃灯校长”张桂梅就是一位用高尚的灵魂摆渡学生命运的好校长,她修身律己,无私无我写大爱。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了136 个孤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妈妈”。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创办女高后,坚持每年家访,11年来已家访1345户,行程近11 万公里,多次旧病复发晕倒在家访路上。她对自己近乎苛刻,多年来,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她经常出差、家访,路途中的开支费用都是自掏腰包,从未报销过一笔差旅费。她省吃俭用,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甚至提出提前预支丧葬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她没有亲生儿女,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任何房产,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张桂梅高尚的师德,就是用尽所有力量捧起所有需要被教育的贫困女孩,教育给予孩子们尊严,张桂梅给予学生们命运的转折。
二、师德体现教师的生命和自觉
   立德树人,为的让学生成为时代新人。教师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以天下英才教育而彰显价值。教师因与儿童接壤而生动,因与儿童接触而富有活力,是儿童让我们变得快乐与满足,是儿童的成长满足我们个人成就感。教师永远以儿童的视角审视教室,用自己的活力吸引儿童,因为热爱儿童、研究儿童、书写儿童、成就儿童,自己也会在儿童的成长中获得幸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用自觉地读书成长,写作奠基,用自发的成长回答国家对教师的期待,紧跟时代节拍,自觉自愿自发地在自己的领域深耕下去。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她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包括教文育人的教学观、教文育人的教师观、“目中有人”、“弘扬人文”、 “情境说”和“思维训练说”等。纵观于漪教文育人的所有理论,都离不开“育人”,于漪始终把“育人”放在语文教育的第一位。她把语文教学当做一门艺术,“趣、新、情、活”教学风格正好诠释了语文教学艺术的特点。在教学中,于漪既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又能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她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上做了一个榜样,为了每一课都有一个新的惊喜,每一课都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她对每一课的都要精心设计,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对一句话的剖析和欣赏,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把传统的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从于漪老师身上,我们懂得教师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要把握共同的要求和规格,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为全心全意育人思想让教师教学风格有了思想和灵魂。
三、师德成就教师的视野与格局
  所有的教育问题,里面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孩子的命运。教师是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教师是课堂的生发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复兴始于教师。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国家是这样,教育、学校更是这样。教师用爱与责任挑起家长和社会的信任,用自我实现兑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嘱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是一句空谈,是教师一生为师长路上最好的修行。用学生的爱疗愈自身,用生生不息的力量疗愈我们原本单薄的人生轨迹。张玉滚就是一位圆山里孩子求学梦的护花使者,他专注而坚定地履行着叶的职责和使命。“滚石成玉,百炼成钢”,挺起山里孩子的梦想和希望。

教师的使命就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与格局,追求身心的平衡,做终身阅读者,学习者和写作者。
教师是教育的未来,教师的精神丰富决定着教室里学生的精神灿烂,用教师的活力激励学生,用教师的情怀与认知感染人,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人。“为儿童研究儿童”是我们的行动,“作为学习者的教师”是我们的本职,教师应当是读书人,“文化人”,是知识分子,是新时代的“先生”,我们应该烛照名师先哲的道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盏灯,一支蜡烛,用有限的时间引领无价的儿童。
师德是教师一生的修行,“育好人”可以更好的“育己”,“育好己”可以更好的“育人”。从榜样的身上,我们汲取力量,为师德为先,做精神灿烂的教师,做师德高尚的引路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