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第一部曲一一提升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教室的优美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情操,以及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同时还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的物质文化包括教室的基础设施、班级用品和教室的布置。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关键就是先布置好教室的环境。在进行教室布置时,不需要有华丽的装饰,但一定要满足本阶段学生成长的需求。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主题性原则
在布置教室环境时,班主任应该根据本班的特色和教室空间布局,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要突出主题。比如在哪里设置学生作品展示长廊,在哪个地方布置图书角等,班主任老师要进行全盘考虑, 做到充实简洁。
2.人本性原则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因此教室布置要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比如有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手抄报、书画等作品的展示区域,还可以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如小设计、实验报告等。每一处都应散发智慧和正能量。
3.创新性原则
每个班级都应设计出本班的特色,不要千篇一律。比如“向阳班”是以向日葵为班级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教室布置的时候,可以以向日葵为主要图案进行设计。
4.教育性原则
教室的布置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也应时刻想着它的教育功能。如有的班级展示学生们的“梦想挑战书”,上面有着个人的梦想,不同阶段的目标,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总之,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地受到鼓舞、熏陶和感染,可以给他们增添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