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我参加了常州市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对科学素养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公众的科学素养已被认为是当代社会中一个国家兴旺与发展的关键,成为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发展的根基。而小学科学教育又被认为对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主阵地。加强科学知识与技术、与日常生活、与社会和自然相联系,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科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让学生从小受到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行为的熏陶,从科学教学的实施上,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小学科学教育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任重而道远,短时间是难以见成效的,这就需要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着眼于长远,以持续发展的策略来影响一代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