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研究》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计划
发布时间:2017-08-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研究》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计划

经过学习和探索以及对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现执笔拟定本阶段的研究计划。

一、承接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落实本阶段研究重点。

1、注重班级书香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图书角、班级文化建设等措施,加强书香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浸染在阅读的氛围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他们的阅读兴趣还不够积极,有的同学还是为完成任务式的读书,这样的阅读是见不到真正的效果的,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真正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当成是自己的一门必修课程。

2、给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课更有针对性的课外外书籍。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方式、理解能力、思维方式、阅读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材料,真正的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3、进一步加强学生有效的阅读的培养。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积累、学会理解、学会运用,这是有效阅读的重要表现形式,还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但最终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所读文字的价值和思想。

4、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快乐地阅读

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快乐,不应该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研究的初衷,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

5、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指导教师认真分析本班学生情况,总结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寻找到更加适合的指导方法,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资料更是浩如烟海。因此,我们将对与本课题有关的部分图表、数字、符号、书刊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佐证和补充。

2)个案研究法:结合本校实际,对个人或个别的班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对他们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查,收集既有普遍意义又有个性特点的案例,了解他们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实施一些积极地教育引导措施。

3)观察法 :阅读学习分为课内阅读学习和课外阅读学习,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进入了阅读学习的情景。

4)行动研究法:让学生参加阅读实践活动,感知阅读学习带来的不同变化,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坚持终身学习的人。

5)经验总结法 :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边探讨边进行,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所采取的措施

1、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2、问卷调查,举行学生座谈会,筛选小学生喜爱看的书籍,列出读书参考书目。

3、学校购买图书等有关阅读资料,提供阅读多层次的平台。成立班级图书角,创设教室阅读氛围。

4、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创设书香氛围。

5、针对班级图书角,形成一套班级图书管理机制。使读书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6、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课题小结、撰写心得小论文等。

四、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课题组成员整理总结课外阅读训练篇目及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2.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期间认真阅读钻研研究的理论专著,充实理论基础。

3.课题组完成阶段研究情况报告。

九月份

1召开课题组例会。总结上学期课题研究情况,提出本学期研究工作要求。

听取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心得,互相交流,为总结做准备。

2.开展课题组研讨课活动。

3.举行读书节开幕仪式。

4.读书小报评比。

5.组织作文竞赛。

十月份

1.举行课题研讨课

2.开展课题沙龙。

十一月

1.组织学生校外读书活动。

2.读后感评比。

十二月

1.举行四五年级古诗文擂台赛。

2.举行一到三年级诗朗诵比赛。

十二月

1.课题组成员提交自己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并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课题组成员提交自己相关研究理论性成果,特别是获奖作品,奖励教科研积极分子。

一月份研究计划

1.本学年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反思,完成工作小结和课题总结。

2.整理研究资料,初步商定下一部研究计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