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 好未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来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期是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以至于未来事业的成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接手了一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新教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我主要是从一下几点做的。
一、班主任要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在课间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顺手排好桌椅,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打扫卫生时我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另外,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自身榜样的作用”,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二、“童化”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浓缩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形象。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能够感受生活,从而得到教育。作为低段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行为偏差,适时引用一些儿童故事,引导小朋友结合实际谈谈感受,孩子们在与故事人物行为的对比中,明确了良好品行的要求,树立了自己学习的榜样,确立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如:我们班有一些小朋友如李乐媛、白雪等个性比较胆怯,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发言声音很轻。我给他们讲了《小黄莺唱歌》的故事,第二天请小朋友来讲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小黄莺开始由于胆小,上台表演时声音太轻,影响了演出效果。后来,经过不断地锻炼,逢人就唱歌给他们听,胆子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在演出中大受好评。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们讨论:小黄莺一开始为什么大伙都不喜欢她?后来为什么被公认为“大歌星”?他是怎么成为“大歌星”的?小朋友们在讨论后,一致认为:在大众面前声音响亮地说话、唱歌,别人听得清,能得到大家的喜爱。胆子小,是缺乏锻炼,只要在大家面前多说说、唱唱、跳跳,胆子就能变大。又如:我班李国琪同学因为注意不够稳定,自律能力较差,常常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站起来,把课桌椅当“秋千”,摇来晃去,弄得桌椅发出“咚咚”的响声,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又妨碍了自身良好的听讲习惯的形成。下课以后,我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进行了谈话。当我告诉他,因为他在课堂上把课桌椅弄疼了,课桌椅发出了哭声,影响了小朋友上课时,他先是问我课桌椅也会疼吗?我说当然会了,当你感到疼痛时是不是会发出声音,你看课桌椅也和你一样啊。之后他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我再也不让桌子和椅子哭了,我要和它们做好朋友。果然,以后上课时他总是坐得端端正正的,没有把桌椅弄响过。我时常在课堂上看到他那张幼稚的脸,不由地深深感到正面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所收到的教育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低年级学生的情趣是善变的,不稳定的。他们接受事物又往往很情绪化。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活动中,由于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回答时,许多学生常常由于兴奋,争先恐后地大声作答,由此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判断,这时教师如果马上对积极举手但纪律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后,其他学生会马上受到启发闭上嘴巴,举手发言。长期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则会稳定形成。在行为习惯方面我发现运用一些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东西比起说理或者是严厉效果要好的多。
三、说说评价
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公平的行为规范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来评价低年级的学生,使评价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行的滋长?实践中,我发现把评价方式儿童化,用形象的记号、游戏似的奖励处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运用五角桃心、笑脸等。五角星代表先进,谁得的五角星多,就证明谁进步最大。平时,谁为集体做了好事,谁遵守学校班级的纪律,就能得到五角星。反之,则要扣除五角星。
四、家长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非常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自己收拾书包、摆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用具,爱护书籍与文具;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相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定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