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发布时间:2017-09-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筱艳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前不久,有幸拜读了尹建莉的书稿《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虽然作者并不很有名,但她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而且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文稿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角色从家长完全进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写作更进一步地从个体检验进入到群体检验,从经验理性到学术理性,从个案思考进入到对更广泛社会教育问题的关注。弥补了教育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白,弥补了政策和学院理论无法对个体教育生活形成细节关怀的不足。

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紧贴当下教育的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限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给孩子一面涂鸦墙》我看到了“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的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看看现在的教育,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儿童的手脚、思维,虽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但在儿童的世界里,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规矩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话用在儿童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说明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求完美是最不完美的做法》,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孩子,天性被过度驯化,其作为独立的“自我”无法正常舒展,却耗散太多的精力去适应他人的要求。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求完美,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须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我们当下的教育都是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孩子们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处处迎合,失去了原有的童真。记得有一年开学初,到一个学校去检查工作,迎面碰到一群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圆嘟嘟的脸蛋,灿烂的笑容,热情纯真的招呼声,一切都是那么活泼可爱,洋溢着朝气和活力。来到二年级,又有一群孩子迎面走来,队伍笔直、目不斜视、面无表情,机械化的“老师好”不绝于耳,看似有礼貌、热情洋溢,实则成为了一群被驯化的产品,可悲啊!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在取舍之间权衡,化繁为简,让我们的教育实践轻装上阵,释放童真,自由、自然地让孩子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