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改变,从心开始(张林亚)
发布时间:2023-10-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改变,从心开始 

最近我发现班里的孙某同学,上课一直不安心,要么搞小动作,要么乱说话影响别人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常常违反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为班级抹黑;还常常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许多同学都指责他,讨厌他,不和他一起玩;各门作业做的都不完整……几乎每天都要惹出一点事情。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顽皮的孩子不会笨”,我跟他说他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之一,也应该是最懂事的孩子。但他总是嘻嘻的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让人讨厌不已,口头上答应的很好,可事后仍一如既往,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几次“教育”之后,我的心都凉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不能因一个学困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不然,他可能会带坏一群立场不坚定的男生。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想办法让他从心里真实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家访中,我了解到他来自外来务工家庭,一家三代都来马杭了,他还有个姐姐,他们家有较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从小家人就非常溺爱他,特别是爷爷奶奶,因为有“靠山”,妈妈的话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妈妈教训他,他就百句百对,爸爸跑运输,经常不在家,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因此在家里他就是个十足的小霸王。通过多次家访后,了解到妈妈也拿他无能为力,任之放任。他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

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调查清楚后,我思考着必须慎重地采取措施,否则会适得其反。我试着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值日劳动时还算积极主动,为人也较直率,所以我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交谈,了解情况,相机鼓励他、激发他:“看你做值日时那样能干,在学习上只要自觉,你一定能行;只要你友好对待别人,不毛手毛脚,同学们一定会喜欢和你一起玩,因为你率真嘛”。通过几次的接触启发,似乎有所改变了。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再次找他话:“你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游水平,这说明你很不笨;你还喜欢运动,同学们都很羡慕你,但是你现在的表现却让人有些遗憾,你完全可以把你优秀的一面表现给大家,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敬重的好学生,我希望你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大家融合在一起,希望你从做人做事方面奋力追赶。如果你现在对班级的生活、学习中的事情都漠不关心,如果我也放弃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会觉得生活有意思吗?你希望出现这种局面吗?”他重重地摇了摇头。“是啊,你很聪明,道理一点便通,我们一起努力,好吗?”他微微一笑,眼睛立刻生动起来。我心想:“看来这个学生还是有希望的。”自此,每当他有丁点进步时,我便适时鼓励与表扬他。还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使他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按时上交,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比以前进步了许多……一学期快要结束了,现在他基本已能融洽地生活在集体中,学习情况也今非昔比,班级的纪律和学习风气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孙某同学的表现让我深深地体味到: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慢慢地改正了错误。  

教育家们都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会使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与对班级的热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