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教育随感四(王琴)
发布时间:2023-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琴

教育随感

       有朋友让我说一下新的学期应该怎样给孩子说一下最基本的事情。我说,进入新的环境,孩子最最主要的心情是开心,而开心就包含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好奇心。好奇心分为对环境的好奇,对老师同学的好奇,对课程的好奇,还有一个就是对规则的好奇。其他的好理解,而对规则的好奇有两方面,遵守规则和破坏规则。回顾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对守规则的理解,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小时候不懂为什么守规则,但听话,老师家长怎么说就怎么做;第二层次,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就是不愿遵守了,或者表面上遵守而内心有怨气;第三层次,通过学习明白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并认同了这个规则,于是就心甘情愿地守这个规则。第四层次,看到其他人没有遵守,觉得自己的守规则没有意义,或者看到大部分没守规则也没事,有吃亏的感觉,内心纠结到底还要不要守规则;第五层次,内心坚定,行为自然,已内化自己的习惯,守规则是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上升为一种信仰。所以你看,守规则如同买保险,看似吃亏实则保一生平安,而不守规则看似沾到一点小便宜,一旦出事便一切崩塌。订立规则的目的是公平和公正,有序和发展。有规则一定比没规则显得公平和公正,也才让这些规则传承并得到发展。好的规则一定让这个世界更有序的发展,当然不好的规则随着进化一定也会被修改或淘汰,这就是演化的力量。世界上本没有规则,为什么发展到今天会有那么多的规则,根据进化论的思维,我们可以猜想,原始社会分配食物的顺序一定是最初的规则,这样才能够保证部落里的老弱妇幼病残类的居民能够得到延续生存的基本保证。在没有这个规则之前,这些人一定是在挨饿甚至饿死。当人人都不守规则的时候,其实是朝着相反方向自动形成了新的规则:独立,自由,相互伤害。独立使得你在生活环境中感受不到外部的温暖,自由会使你极易逾越自我生活的边界,伤害到他人的利益。不守规则的后果,是破坏了社会契约及彼此信任,对规范认知的模糊及不尊重,大则给国家带来灾难,社会带来混乱,小到个人则带来不安全感,不能安居乐业,甚至陷入强凌弱,众暴寡的丛林生存法则,毫无文明发展可期。然而规则的法则就是此消彼长的。当一个规则被破坏时,那么就会出现另一个越发复杂的规则。遵守最简单的规则很容易,管理成本也低。比如大家都爱护教室环境,就减少了值日生打扫的成本。否则就要重新制定打扫卫生的规则,而新规则一定更残酷和严明,需要更细化的监督和管理。所以,教育孩子对规则有敬畏之心,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加大孩子违规的成本,是很有必要的家庭管理手段。就好比如果缺乏对法治神圣性的普及教育,以及执法者的切实践行,也无从规范人心,消弭社会乱象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孩子做守规则的事,他就会发现原来守规则才是在新的环境里,最轻松自由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方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